這次住的時間比在南苑更短,紫芙和季綸有了上次的經驗,也和禦前的太監磨合好了,自能將諸事安頓妥當。
第二天一大早,玄燁就忍不住要去看看他的試驗田。
沈菡猶豫道“我跟去好嗎”不會有外臣嗎
玄燁“不過是去逛逛,沒外人,不妨事。”
他既這麼說,應該就是沒事吧,而且最近沈菡也發現了,現在滿洲好像還沒有那麼嚴格的男女大防,宮裡雖有不少規矩,但並不像她印象裡,那麼死板嚴苛。
玄燁本人思想也沒那麼閉塞,老婆見個外男都不行這一路走來有很多侍衛呢。
玄燁帶沈菡去的地方叫豐澤園,路上他竟然開口給她解釋這次來是為了什麼事這還是沈菡第一次從他嘴裡聽到外麵的事
雖然他可能隻是想找個人分享,但沈菡的內心卻如巨石落湖,水浪滔天
沈菡努力平複心情,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在滔滔不絕的玄燁身上。
玄燁道“以前讀書,朕不是跟你講過占城稻嗎”
這個沈菡記得“宋仁宗找到的那個”
玄燁點頭。
當時玄燁在讀宋史,偶然在食貨誌中讀到了一點記載,大為欣喜立刻命人把宋朝的相關資料翻了個遍,又找來侍讀學士挨個詢問有沒有人知道,最後在宋會要輯稿食貨和淳熙三山誌裡找到了更為具體、詳細的記載。
這種占城稻是宋朝時期發現的良種,書中記載它高產、耐旱、早熟宋仁宗於大中祥符五年聽說後,命使者從福建前往占城今越南,用珍寶交換回禾種,交給兩淮兩浙試種,後逐漸推廣,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
農耕向來是玄燁最關心的頭等大事,知道有此早熟高產的稻種,當即命人尋訪,看這稻種還有沒有,如果能找到,那便可以活人無數啊
提起這個沈菡激動了“那這次來是找到了”
玄燁當時給她說這稻種五十餘日就可以成熟,她都沒聽說過有這麼神奇的水稻,難道還有能打敗袁爺爺的稻種嗎
玄燁“找到了。”
沈菡剛要高興,玄燁又道“不過不能用。”
沈菡一個大喘氣,差點噎著,瞪他。
玄燁笑出聲,牽過她的手拍拍,不逗她了。
豐澤園阡陌縱橫,如今正值六月下旬,水田數區,穀穗方穎,綠浪滾滾。
兩人手牽手,沿著稻田邊的小路慢慢向前走著,玄燁繼續給她講這個事兒。
玄燁“這個占城稻的稻種並不算太難找。”如此高產的稻種,既然曾經得以推廣,便不會完全絕種。玄燁又集全國的人力物力,還特地給各省督撫寫了信,自然很快就找到了。
但是很遺憾,這個稻種雖然確實高產早熟,但並不好推廣,推廣的意義也不大。
沈菡不解“為什麼”
現在的普通老百姓雖說沒到餓死的地步,但其實百分之九十九,還是吃不飽飯的,哪家哪戶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如果真有高產的稻種,先彆管好不好吃,先把大家喂飽了再說啊
玄燁給她解釋“這種所謂的占城稻,現在在南方,百姓管它叫黑穀米,其實就是野稻子,落在哪都能長,長起來也快,產量也確實高。”
但很遺憾的是,它結出來的米粒又細又長,像個黑色的稻草杆兒,口感極其生硬,幾乎和大米的毫無乾係。
玄燁讓人煮過一碗嘗了“這種米吃起來就和吃草棍兒差不多,一股竹席子的味道,很難嚼。米湯米湯都是黃色的清水,就好像煮竹葉的水一樣,難以下咽。朕勉強咽了一口,嗓子疼了半天。”
他不是不識人間疾苦的皇帝,當初已經做好了找到稻種,可能口感不佳的預期不然也不至於成為失傳的稻種。
但百姓吃頓飽飯不易,哪怕口感差些,隻要彆差太多,他找人耐心培育一番,改良個差不多,說不定也能用。畢竟五十餘日就能成熟,這是多大好處啊
玄燁提起這事兒也很失望“但是這米實在是不行,一點可堪培育的樣子都沒有,督撫回信道,有熟悉這野稻的老人說,這種稻子除非是災年實在餓得不行了,否則根本沒人能把這個當飯吃,割嗓子不說,也不管飽。”
宋史記載的必有美化的成分,這稻種雖經帝王大力引種推廣,但絕對不是供給宮廷或貴族食用的。
應該屬於最下等的米糧,僅僅供給農民,或者是佃戶和貧民食用,要麼就是充作軍糧馬料用的。
但玄燁尋找稻種卻不為此。
玄燁“朕想找的是真正能供給百姓吃的良種,這種東西,推廣何益不過是把平民百姓當牲口一樣喂養罷了。”
沈菡看著他,眼前的康熙皇帝好像陡然變得如此清晰。
一道又一道的漣漪衝擊著她的心房,沈菡攥緊他的手“會的,咱們一定會找到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