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太皇太後看到她這倔強的模樣,就知道她是說服不了她,也懶得跟她計較,揮手讓她回去,同時又命人去詳細查這兩件事後麵有誰再推動,她不信沒人推動,流言會傳播的那麼快。
可所謂流言就是無處不在的,這些天隨著諸多將軍入京,以及陛下即將獲勝歸來,京城風起雲湧,太皇太後那些人想要在短期間內查到到底是誰推動流言,他們還真沒那個本事。論輿論控製,誰的手腕能比得過來自後世的謝知現代才是輿論為王,古代差遠了。李家人聽到大皇子被謝知推入河中的傳聞擔心不已,李家老夫人立刻向宮中遞帖子,想要看看自己苦命的外孫。
李家人自然也是聽過宮中大皇子和太子互換的傳言,但對李家來說,不管大皇子到底是不是李貴人的兒子,他就是李家的依靠,他要是有個萬一,李家的天就塌了,所以李家老夫人急著要入宮探聽情況。當李老夫人看到疲憊的太皇太後時,她心中感動同時也浮起一絲疑惑,太皇太後這麼看重大皇子,是否他真是崔家的孩子不是李貴人生的
不止老夫人這麼認為,就是被太皇太後照顧一夜的大皇子也這麼認為,他孺慕的看著太皇太後,細聲叫道“曾大母。”
太皇太後看到醒來的大皇子鬆了一口氣,隨即嚴厲的問大皇子“保平,到底是誰推你入池塘的”雖然這一夜太皇太後已通過蛛絲馬跡推斷出是大皇子自己跳入池塘中的,可太皇太後還想最後確定,她不明白為何這孩子要這麼做就為了陷害謝知謝知算什麼值得你一個皇子用生命來陷害她
大皇子畏縮的說“是謝小娘子推我下去的。”
太皇太後淡淡道“保平,看著曾大母說實話,你到底是怎麼掉入池塘中的”
大皇子低著頭不敢說話,太皇太後也不逼他,過了好一會,保平突然放聲大哭,小身子撲到太皇太後懷裡“曾大母你生氣,我都幫你把謝小娘子趕走了”從大皇子私心來說,他還挺喜歡謝小娘子的,她長得漂亮,對他也很和善,偶爾跟他私下相處,她都會逗他玩,還教自己如何解九連環,比宮裡那些阿姨都好玩,可是曾大母不喜歡她,他也不喜歡她。
果然是他太皇太後心頭湧上無力,“保平你為何要這麼做”太皇太後不解的問,她從來沒教過承嗣和他後宮手段,他們是皇子,不需要學這種後宅女眷的勾心鬥角。
大皇子哽咽的說“曾大母不是不喜歡謝小娘子嗎我就幫你把她趕走,就跟申貴人一樣。”申貴人就是前麵曾對懷孕宮妃動手,最後被拓跋曜賜死、屍體丟亂葬崗的宮妃。
太皇太後倒吸一口氣“是誰跟你說這種事的”太皇太後自負心狠手辣,但卻不希望從小養到大的孫子如此。
大皇子茫然的看著太皇太後,“大家都知道啊。”
太皇太後追問他“大家是誰”
大皇子哪裡想的起來隻對著太皇太後不停的哭。太皇太後隻好給他服下湯藥,哄著他繼續睡下,才召來宮侍仔細問詢。她不是傻子,多年的後宮生涯讓她很早就發現大皇子跳水有蹊蹺,隻是當時情況緊急,她隻讓人去私下詢問太子身邊的宮人,自己則專心照顧大皇子,現在大皇子醒了,太皇太後也有心情裡追查緣由。
宮人們昨天就問出真相,但一直不敢跟太皇太後提起此事,待太皇太後問起,眾人才遲疑的麵麵相覷。太皇太後見狀揚眉冷聲問“怎麼回事”
最後還是太皇太後身側的近身女官輕聲稟告他們查到的傳聞,太皇太後並非不講理的主人,也不會隨意遷怒,所以大家還是有膽子把這件事說出來的。崔太皇太後聽罷沉默許久,她承認自己當初讓承嗣和保平一起養,是擔心承嗣長不大,就讓保平代替承嗣。
可現在承嗣身體那麼健康她怎麼可能會拿保平替換承嗣這件事要讓承嗣知道,他們兄弟將來該怎麼相處這傳謠言的人是要害她的承嗣太皇太後心中怒極,但麵上還是聲色不露,沉聲道“查把這件事查到底我要知道是誰做的”
眾人心中一凜,齊聲應是,大部分人心中暗暗叫苦,這件事都過去了那麼久,怎麼查痕跡恐怕早被有心人磨平了。
華陰被太皇太後訓斥了一頓,罰跪一個時辰,才有宮侍抬著出宮。她年紀也不小了,那裡受得了這種苦上了馬車,人就癱軟下來,侍女連忙給她揉腿,華陰的乳母含淚道“貴主,您這又是何苦呢”華陰的乳母已經快六十了,有頭發花白,她兒女早已子孫滿堂,可她就是放不下華陰,才沒有跟子女回去養老。
華陰咬牙道“我要不為這孩子出頭誰還記得那孩子”那是她女兒用命生下來的孩子,就因為身體不好,就這麼被人當棄子丟了,華陰想到女兒死後的慘狀,淚水就止不住的往下流,“他要出了什麼意外,我怎麼跟明珠交代”
乳母遲疑的說“貴主,我瞧大皇子也不是很像五娘子,跟李氏挺像的,倒是太子長得有幾分像太皇太後。”
華陰激動的反駁“誰說他不像明珠他眼睛鼻子分明就跟明珠小時候一模一樣再說李家是陛下的外家,大皇子不是像李氏,是像他親祖母。”
太子是太皇太後抱大的,對太皇太後十分親近,對陳留這個時常會說曾大母壞話的外祖母自然沒什麼好感。他生來就是太子,拓跋曜不管他,太皇太後寵他,從小所有人都告訴他,他是儲君,天下除了父親和太皇太後,他最尊貴,沒人告訴他外祖母是需要尊敬的。華陰說曾大母壞話,他小脾氣一上來,就讓宮侍去打華陰。
宮侍自然不敢動手,太子就親自動手,華陰貴為公主,哪裡受過這種恥辱就算後來太子被太皇太後嗬斥住了,她也從此不親近這個太子外孫。後來謠言傳出,大皇子又有意跟她親近,她下意識的就認定太子是李氏生的雜種,大皇子才是她真正的外孫。
乳母見勸不下華陰,隻能長歎一聲,她隻希望貴主不要再繼續犯錯,不然莫說太皇太後,就是崔家都不會放過她。
華陰躺在馬車上,一路搖搖晃晃的回家,還沒下馬車,就聽到侍女們的陣陣驚呼,她剛想責罵侍女吵雜,突然車簾被人掀起,陳留氣勢洶洶的站在車前,華陰還沒來及有什麼反應,陳留就一把她拉出馬車,揚起手掌“啪啪”就是幾巴掌,“華陰,我上回就警告過你不要亂嚼舌根”
陳留今天一早起來,聽到陳留又傳對阿菀不利的謠言,氣得早飯都沒吃,帶著侍女就到華陰公主府上候著,等華陰一回來,她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對著華陰打了十來個巴掌。華陰都被陳留抽悶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她臉漲得通紅,尖叫著想要去撓陳留,可陳留怎麼會讓她得逞,她抓住華陰的手,再次很扇她幾巴掌,才把華陰往乳母懷裡一推,“敬酒不吃吃罰酒”
“我跟你拚了”華陰奮力的想要撲到陳留身上,跟她同歸於儘。
陳留不屑的冷哼“就你”她上下打量著華陰,轉身離開。她也知道見好就收,等宗人寺卿來了,她就又要去見太皇太後了,陳留心裡還是有點怕太皇太後的。
陳留帶著侍女氣勢洶洶的來華陰公主府,又帶著侍女趾高氣昂的離去,在看到站在邊上,滿臉猶豫的崔賢,她冷笑了一聲,“廢物”說罷仰頭離去,要是她遇到這個情況,郎君怎麼可能袖手旁觀
崔賢被陳留的話激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半晌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見華陰狀若瘋狂的躺在乳母懷中,忍下心中厭惡,上前對華陰道“公主我們回去吧。”
華陰雙目血紅的看著崔賢,抬手對他就是一個巴掌“廢物”
等謝知聽說這件事始末時,陳留都已經帶著丫鬟從公主府回來了,謝知聞言哭笑不得,又感動大母對自己的維護,她已經是第二次打華陰了。本來這件事她是想讓阿娘出麵去做的,她當然不是去打華陰,而是上門跟華陰上門講道理,沒想她們還沒來得及行動,大母居然就出手了,甚至做的比阿娘效果還好。謝知拿著茶杯給蘭花澆水“既然大母都做了,那就照著我們計劃行事。”她總要讓太皇太後沒有心情去找大母算賬。
“是。”搖光應聲而下,她並不屬於謝知的侍女,她是屬於甲一培養的暗衛,專門為謝知做不能擺在明麵上的事。謝知這次讓人去傳謠言,都是讓暗衛去做的。至於她推大皇子入水的事,她知道秦家和謝家肯定不會主動傳言,所以她早早就派人去慫恿華陰出麵了。
謝知在華陰身邊安插了一個暗棋,說是暗棋也不儘然,這人本就是華陰身邊的侍從,性情陰險尖酸,替華陰出過不少損主意。謝知派人暗中靠近他,助他增強對華陰的印象力,華陰兩次不顧一切的在公開場合罵謝知,都是那人慫恿的。
謝知暗想這一次用完,這人也該暴露了,他得到好處不少,也該瞑目了。謝知抿嘴微笑,不知道太皇太後會不會最後猜到是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呢應該會吧。就看她有沒有那個說服力讓拓跋曜相信。
想到拓跋曜,謝知輕輕歎氣,如果可能,她也不想把拓跋曜的後宮鬨得這麼翻天覆地,可她要不動手,死的人就是她自己,她不覺得那些人會放過自己。她一定要在嫁人之前把所有的隱患都去除掉,順便給拓跋曜一個她不得已才嫁人的印象,不然拓跋曜肯定會遷怒自己的家人。
陳留再次上門打華陰,再侮辱崔賢的舉動,讓崔家人對謝簡和陳留忍無可忍,第二天崔陟和崔賢就聯手上書太皇太譴責陳留大長公主飛揚跋扈,打罵朝廷命官。同時謝簡的政敵也抓住了這機會,奏疏如雪片呈上,一色全是譴責謝簡治家不嚴、不會教養子嗣甚至還有人說出了謝簡縱容家中弟子與民爭利,這些事看似在說謝簡,但基本細看身後都有謝知的影子。
謝簡不甘示弱,上書反駁崔陟等人,他風采風流,寫出的疏奏也是妙筆生花。可惜太皇太後完全沒有心情看這些疏奏,這幾天大皇子和太子的事已經夠讓她煩心,哪知道朝堂居然為了這麼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太皇太後覺得自己偏頭疼都要犯了。想到這一切的源頭似乎都是謝知引起的,她心中對謝知印象就更不好了,當庭訓斥謝簡道“你平時教太子總說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何自己治家不嚴縱容家中子孫”
謝簡自然不會在這時跟太皇太後頂嘴,他隻能唯唯諾諾的應是。
太皇太後閉了閉眼睛,對眾臣揮手道“退朝。”
眾臣見太皇太後對謝簡雷霆震怒,心中暗笑謝簡這小子也有著一天。
太皇太後回到自己宮中,餘怒未消,她讓宮侍替自己卸妝,抬頭就見一本手抄本女誡放在自己書案上,她蹙眉問道“這是什麼”
“這是李貴人送來的女誡。”女官連忙道,她心中奇怪,這本女誡怎麼會在書案上
太皇太後這時也想起來,她因大皇子的事遷怒李氏,讓李氏抄寫女誡的事。她揮手想要讓人把女誡移走,但突然她想到了一件事,指著這本女誡道“去,把這本女誡給謝小娘子送過去,讓她給我好好抄個二十遍”太皇太後說道最後,都咬牙切齒了,要換了彆的嬪妃,她起碼也要她們抄個一百遍。
“唯。”女官領命而下。
太皇太後等女官走後,看著書案上那件祭紅瓷,氣得手一抬,狠狠的將瓷器掃落在地,珍貴的祭紅瓷應聲而碎,她惡狠狠的道“禍根子”等拓跋曜膩味這禍水,看自己怎麼收拾她
太皇太後本以為她讓謝知抄二十遍女誡,可以讓謝知消停點。她下午又把陳留和華陰喊入宮中,狠狠的訓斥一頓,讓兩人回去各抄五十遍佛經。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讓事態稍稍平息,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在當天晚上謝家小娘子就居然留下絕命血書自儘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