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臘月初十這日晚,趙平安帶著做好的成品上了桌,還讓廚房師傅給削了細枝子表演給大家看。
挨個兒的給攪弄,從老太爺到他自己,當這柔軟甘甜的麥芽糖入口一瞬間,便征服了在場的所有人,哪怕是天生不愛糖的薑二爺。
“這糖怎麼做出來的”
老太爺震驚的問他,不光是老太爺,在場的各位都將目光放在趙平安身上。
趙平安早就打好了腹稿,他表示一開始也沒有頭緒,琢磨了幾日也沒有進展,因著此事日想夜想做夢也想。
前幾日做夢,他夢到有個白胡子老頭兒指點迷津,就趕忙拿炭筆記下來,本來以為是做夢呢,沒曾想早上醒來的時候那張紙皺皺巴巴的就在床頭擺著。
照著這個法子,果真叫他做了出來
這個理由他想了許久,利用了世人迷信加夢境這種虛而又玄的方式,硬生生給唬弄過去了,由不得他們不信。
不然,誰會相信困擾了在座的各位幾十代人的製糖工藝真的被個五歲孩子給琢磨出來了,幾人先是震驚,而後又沉醉於麥芽糖的綿軟口感。
薑魚墨“好吃”
薑大爺薑二爺“這個,能賣”
老太太:自從大師傅走後,隻有這麥芽糖最得她心了。
眼見著半盆的麥芽糖,還剩了不少,薑魚墨偷偷又伸了把手,一群人當作沒看到,待到她第三次要伸手,趙平悅才去製止。
“你要是以後長一口黑爛壞牙,就彆指望我給你零花錢。”
薑魚墨忙捂著嘴,連連保證“我不吃了,不長壞牙。”
薑家兩位爺趕忙問他這麥芽糖的做法,趙平安剛要開口,老太太便說話了。
“他把秘方告訴你們,你兩個可要記得給他分成,彆糊弄孩子。”
“知道了娘”
於是趙平安便以這個製糖法子換了薑家麥芽糖這一項的三成分成。
在小麥的出芽率上,薑家人這個地主階級做的一定是比他要好的,接下來的幾天,薑海和薑河沒幾日便經過實驗試出了製作麥芽糖糧食的比例以及一些更加細節的操作。
“大哥,製這麥芽糖的工藝確實簡單,可這產量還是太低,四斤糧食能出一斤糖還不算上人工,粗粗一算,都快趕上蔗糖的價兒了。”
薑河一臉正色的開口。
他沒說的是,蔗糖泡水的甜味可比麥芽糖要重,原本還指望著能靠著這工藝能給薑家混一個禦賜的招牌順便謀個差事做做,但若是這種情況,還不如買蔗糖。
再者說,這天下間還有好多人吃不飽飯呢這種情況下還要去耗費四倍的糧食,再加上勞民傷財可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按產出的糖量來算,還是蔗糖更合適,麥芽糖不免顯得有些雞肋了。
薑河的想法之前便跟他哥說過,兄弟一條心,薑海當然知道他弟弟在想什麼。
“彆的你就甭想了,地多金貴,糧食多金貴,哪能這麼浪費,咱掙點小錢得了,人得學會知足。
不說有一點你說得對,這個製麥芽糖的工藝還是太簡單了,要我說,這法子還得保密,能守多久守多久。
就跟糕點似的正常賣就行你去糧油店買糖都是散稱,一買就是按斤兩來算,少說也得花個幾十文錢。
咱們這個按個算,一根棍子攪攪就是一兩文錢到手,貴點就貴點,這東西又不能常吃,一文兩文的那還不無所謂,放心吧總會有人願意買賬。”
薑河一臉佩服,忍不住給他哥鼓掌。
“還是大哥想的周全,小弟佩服。”
“這些我不說你也能想明白,早晚的事罷了,日後你經的事多了就容易看得透了。”
“嗯”
這些事情都由薑家兩兄弟操心,趙平安自然是不用管。
臘月二十,麥芽糖正式在薑家鋪子出售,趙平安給他們建議,讓貨郎們走街串巷進行兜售傳播得更廣。
不僅如此,薑二爺覺得麥芽糖最好是改個名兒,這配料本來就簡單,一但用了麥芽糖這個名兒就不一樣了,太容易被模仿,甚至被超越
好在他家是開糧店的,原料上並不會引人注意。
因為這糖賣之前得攪一攪,便叫攪攪糖。
於是,在趙平安他們放假的前兩日,書院門口忽然湧現了不少挎著貨箱的小販,口中喊著“攪攪糖一文錢一串,又香又甜”開始販賣攪攪糖。
不少年齡小的學生聽著吆喝想著也不貴就會來一串,小販接了錢,拿兩根棍子左右開弓,片刻間,一根攪攪糖新鮮出爐,糖多攪一攪,包了空氣就會顯得糖更大些。
來買糖的基本上都是書院的學子,小販們口中誇著“看你長得一臉福相“或是“瞧你日後必能高中“,惹得來買糖的主顧們歡歡喜喜的來歡歡喜喜的走。
小販們人又客氣,說話又好聽,孩子們也願意下次光臨。
他們拿著糖必是得拿兩根棍子先攪一攪,玩一會兒才吃,或是邊吃邊玩兒,旁人瞧著稀奇也會問一嘴玩的是什麼,無形之中又是一波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