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一想到李程文,李陳氏就發愁,這孩子都20多了,眼下連個媳婦兒都沒討著。
但趙平安這孩子待她一片赤誠,李陳氏心裡自然有本兒賬,誰待她好誰待他不好,她都是記著的。
過了眼下這個年,又是新年伊始,正月十八,當今陛下頒下聖旨,冊沈氏女為皇後,昭告天下。
聖旨有雲“朕惟道法乾坤、內治乃人倫之本。谘沈裕之嫡長女,毓秀名門
允協母儀於中外,茲仰承太後慈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後,弘開奕葉之祥。益讚朕躬、茂著雍和之治。
欽哉。”
隨著一旨令下,滿朝嘩然,當今天子冊立皇後,還是納了鎮北侯沈將軍家的嫡長女。
自古皇後雖出自名門,卻不敢從功勳卓越的武將家裡選,防止皇後一族一家獨大。
太後和皇帝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此舉不由得令人深思
昭和九年十月,當今陛下嫡長子出生,沈將軍自漠北返京,歸還兵符,自稱要解甲歸田,告老還鄉。
滿朝文武百官“”
這個結局倒是意外。
時間就像老太太說的那樣過得飛快,轉眼便到了昭和十年的月,趙平安也快十歲了。
趙平悅嫁進薑家九年,如今也有十七,薑魚墨也快十五了,這個年齡也差不多到了倆人圓房的年紀。
一年前兩人升入乙班,去年八月,薑魚墨自乙班退學,跟著薑大爺薑爺學著做生意。
順道一提,在做生意這方麵,薑大爺說他比讀書強。
而趙平安繼續留在書院讀書,同時也預備著明年初次下場考試。
薑魚墨和趙平悅的圓房宴自是要補的,他人少時成婚,連交杯酒都沒喝,薑魚墨十五歲生辰剛過,如今終於到了能讓大太太抱孫子的年齡了。
兩人圓房宴是定在了月初的“龍抬頭“這日,沒請外人,一家人圍坐一桌吃了頓飯,之後的時間就是屬於他們小夫妻倆的。
回了寢室,兩人補了杯交杯酒,薑魚墨拉著趙平悅左瞧右瞧,怎麼瞧怎麼好看。
十七歲的趙平悅生的明眸皓齒,眉目清秀,身姿窈窕,一頭青絲如如瀑布一般乖順的披在身後,更顯氣質絕佳。
“媳婦兒你真好看”
“你也好看”
十五歲的薑魚墨麵容較成人還是稍顯稚嫩,青蔥少年,濃眉大眼,笑起來如花一般燦爛,讓人心情大好。
他從隨身帶的荷包裡拿出一隻糯冰的翡翠飄花手鐲,和一個裝著尋常脂膏的小罐子。
擼起媳婦兒的左手,他一點一點在趙平悅手背上塗上脂膏,免得戴起鐲子會疼。
邊給他媳婦兒戴他還邊講“這是近一年我跟著爹和叔做生意掙錢買的,本來想給你訂個金鑲寶石的手釧嗯,就是太貴了,等以後我多掙錢了再給你買,這個翡翠鐲子顏色輕不顯年齡,媳婦兒你帶著最好看了。”
薑魚墨誇起自己媳婦兒簡直不能更放肆。
趙平悅笑眯了眼“無妨,你送的我都喜歡,巧了,我也有樣東西要送你。”
“什麼東西”薑魚墨問道,沒想到他媳婦兒也有東西要給他,開心。
隻見趙平悅從梳妝台的匣子裡拿了支簪子並一對玉佩出來“這白玉簪是給你束發用的,這玉佩的圖形是我畫好了叫工匠給雕的。
兩塊玉佩都出自自一塊料子,一個雕的是一支玉竹笛,代表著樂器,通我名字中的“悅”字。另一個雕的是條攀緣玉笛的魚,代表“緣木求魚”,通你名字中的“魚”,你戴哪個”
“我要玉笛”薑魚墨當機立斷。
趙平悅點點頭“那緣木求魚就歸我了。”
薑魚墨撓撓頭,心有不解,想著跟他媳婦也沒什麼不能說的,便直言不諱“對了,媳婦兒,帶魚的成語那麼多,像是如魚似水,魚躍龍門,吞舟之魚這些個詞也挺好的,你怎麼偏選了個緣木求魚”
“魚代表你,那你猜這木頭代表著誰”
薑魚墨心頭一震,合著他媳婦兒在這等著他呢等著他攀緣,不就是說他夫綱不振
夫綱不振
這還能忍
他摟住自己媳婦兒的脖子,作勢要去親她,趙平悅也不躲,由著他湊過來
衣物漸褪。
屋外雲霧湧動。
臨睡前,薑魚墨想著,夫綱不振就不振吧隻要他媳婦兒在外人麵前給他麵子就行,他要求不高。
不同的是,自月初三開始,趙平悅便把頭發盤了起來,少女發髻已是過去式了。
既圓了房,再敬一次公婆就不合適了,畢竟之前已經敬過了。
於是在早飯的廳堂上,她便給幾位長輩們斟了茶。隻不過,薑大爺看他兒子那副春風得意的樣子一臉鬱色,壓根沒眼看他。
眾人都發覺到了,但沒人去說什麼,說到底,這不還是薑魚墨那個臭小子乾的蠢事嗎
早飯散去後,薑魚墨還在私底下跟他媳婦講“我爹待我是真好啊”
趙平悅不明所以,明明她公公今日臉色並不太好尤其是對薑魚墨,怎麼還會說好便問他“怎麼了”
薑魚墨搖搖頭,感歎道“沒怎麼,隻是突然想起前兩年爹娘為了讓我分房還揍了我一頓,結果你也知道,不僅我分了房了還讓爹娘也分了房,雖然他倆隻是走個過場分了幾個月但也是委屈爹了。
唉隻揍我一頓還是輕的,換了我孩子這樣,我非得拿刀砍死他不可。”
如今通人事的薑魚墨自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所以不免覺得有些對不起他爹娘。
當然,他說這話當然是開個玩笑,不過還是給他媳婦兒樂的嗬嗬直笑。
同年九月,嫡長子的周歲宴上,陛下替嫡長皇長子取名魏鐸,同時冊立嫡長子魏鐸為太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嫡長子魏鐸,為宗室首嗣,茲恪遵初詔,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昭和十年三月
除了下詔冊立太子之外,陛下還替太子廣納人才,明年科考庶吉士增三人,進士增五人,同進士增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