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母早亡,薛大將軍自小就將他帶在身旁,所以薛祁幼時就曾在軍中待過幾年,也是見慣了腥風血雨,第一次見到戰場那血淋淋的場麵,若是常人,恐怕要被嚇得倒地不起,但薛祁並沒有,甚至冷靜得不似常人,薛大將軍還曾問過他“怕不怕”
薛祁道“為了國,為了家,豈敢言怕”
要知,薛祁那年才八歲。
將士們心中振奮,激蕩不已,一同歡呼“好一個為了國,為了家,豈敢言怕”
“少主心有此誌,日後若來了軍中,屬下願意跟隨。”
“屬下也願。”
“還有老子一個”
“”
那是將士們心之所向,命之所托。
好男兒誌在四方,薛大將軍聽聞此言也是心中暢快,在一場勝仗後與將士們共飲,拍著薛祁的肩膀,讚歎道“這才是我薛家的好兒郎”
後來,薛大將軍中箭而死,連個屍身都未曾尋到,隻能立衣冠塚,軍中眾人一度憤恨異常,甚至想要違抗軍令偷襲敵營,替薛大將軍報仇,副統領碰著這幫不怕死的,也不知如何是好,隻能讓薛祁試著去勸。
最後還是薛祁最先冷靜下來,聽說此事也隻能忍住心中的苦楚將他們勸了回來,副統領原先也隻是想試試罷了,沒曾想真的有效果,將士們也願意聽。
薛祁的冷靜大家都看在眼裡,旁人聽說時還有人罵他冷血,軍中的將士們聽聞此言氣得想吃人,也是被薛祁勸了回來。
說他是冷血,不如說他更符合一個領導者所具有的品質,大將軍死了,那他的兒子自然也要傳承衣缽,更何況,整個薛家與敵國有著不共戴天之仇,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實。
所有人都知道他早晚是要回到戰場,所以,說薛祁是軍中寵兒也不為過。
因為整個軍部都在等著他長大,等他回去
薛祁知道趙平安今日要來,這是他們之前就約定好的,所以早早就收拾好了。
帶趙平安過來的時候他還在大門旁的偏廳等了許久,這也讓趙平安感到奇怪,若是常人,怎麼也該請進去說話不過等薛祁來了以後,一帶他進去“前廳”他就明白了。
薛家沒有前廳。
可以這麼說,薛家的前廳不是前廳,而是祠堂。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祠堂,上麵有排位,下麵有香燭,看著眼前密密麻麻,上三層下五層的牌位,趙平安心有戚戚,這場麵看的他有些頭皮發麻。
什麼叫世家大族,這一回他可算是見識到了,沒有點兒人還真不敢這麼擺。
薛祁帶著他先在這些牌位前弓身行禮,而他自己則是行跪拜禮,那姿勢極為流暢,像是做慣了的,不過這還不是全部,直等上了三炷香之後才領他上後頭去。
趙平安承認自己並非心無旁騖,行禮的時候還想著,難不成薛祁每日回來都是這麼去做的趙平安心裡有疑,等出了祠堂之後也就問了出來。
“彆告訴我,你每日回來都要如此”
現在不是之前,他們倆也算是過命的交情,以他們如今的關係問出這問題應該不算唐突,果然,薛祁也不介意,直言道“不隻是回來。”
出門也是。
拜祠堂這種事情趙平安沒有經驗,薑家是分支,並沒有祠堂,但嫡支有,是在鹿鳴郡上,而他們趙家的祠堂
說來也是慚愧,趙平安除了去過一次祖墳祭拜爹娘之外還真沒見過祠堂長什麼樣,隻知道他姐年年出錢替他們打理告慰,但在他看來,祠堂應該隻能本姓人進來,但薛家的祠堂卻是擺在前廳的位置,人人都能祭拜,顯然是不合常理的。
祠堂這麼擺,真的合適嗎
他看向薛祁,直言道“這祠堂是誰改的”
薛祁理直氣壯的回道“我改的,如何”
“挺好”但說完這話趙平安心中還有些不解,便又問“我記得祠堂正常來講是本姓人才能去拜。”
薛祁挑了挑眉“你這話倒也沒錯。”
“那為何”
隻見薛祁挺直腰板,目露敬畏,如實答道“我家的祠堂不光是有親眷,另外還有我在軍中的叔叔伯伯,他們個頂個都是保家衛國的好男兒,拜一拜磕個頭罷了,誰敢有意見”
趙平安“”
反正他是不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