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與吳大人這一番“友好”的交涉,至多也隻能當做正餐之前的前菜,前菜用完自然也該辦正事兒了。
陛下還在上頭看著,諸位都得注意點分寸,不好太過分。
但說起廢纏足,執不同意見者還很是不少,有些人為這種畸形之美所沉迷,也有些是自家孩子也纏了足,倘若廢了,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由此也可看得出這禍害人的東西近些年對人的心性荼毒了多深,影響有多大。
“說起來,這纏足乃是女子自發自願之事,本不該我等男子來置喙,但趙大人既然在朝堂上提起,本官也有必要說一句,這纏足亦是對女子心性的考驗,豈是你說廢就能廢的”一官員振振有詞的道。
“自發自願大人這話說的就不太妥當了。”
見趙平安如此,那官員頓時黑了臉。
卻隻聽趙平安接著道“女子不能拋頭露麵,她們的意見如何傳達還不都是跟著男子的意願嗎”
“男子不喜歡女子拋頭露麵,所以她們就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終日幽居在後宅的那一畝三分地。”
“男子希望女子恭謹,謙卑,事事順心,就想給她們加上一重枷鎖。”
“以至於到後來,有些人覺得三寸金蓮好看,大肆宣揚這種畸形之美,所以女子就要忍受著腳掌被折斷、流血的痛苦去迎合你們的審美。”
“你們問問自己,三寸金蓮真的好看嗎”趙平安麵無表情的反問,卻不等他們的回答,隻道“我不懂,也不想懂。”
眾人“”
既然問了,倒是讓他們說一句啊喂
自問自答算怎麼回事
他說這幾句話時,不少官員都是一臉醬色,臉色難看得很,趙平安這幾句話,雖沒有一個字提了他們,卻像是字字句句都在說他們。
咋不直接報他們的官職姓名和戶籍
真要按照趙平安這麼說的,那他們在坐的每一個人都是幫凶,他如此當眾去說,是要他們承認自己是幫凶嗎
但還未等他們想好怎麼反擊,趙平安又再次開口,引經據典“女誡有言,臥之床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若隻是女紅,操持家務,下官也不會多說什麼,但下官心有一疑,諸位大人可否解答”
“你說。”一位二品大員開口應道。
說到這裡,趙平安上前一步,一一掃視著眼前比他品級高的多的諸位官員。
這些,可都是朝廷的頂梁柱。
趙平安沒有絲毫露怯,隻是拱手道“下官想問問諸位大人,是誰規定纏足就能作為考驗女子心性的標準”
此一問,百官默了許久。
大約十幾個呼吸,才有人出聲“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心性自然非比尋常,用這種法子,或許是想自證。”
趙平安“自證需要斷骨自證需要使正常人變成殘疾”
這不是東方不敗練葵花寶典,自宮了還能練就絕世武功,倘若這纏足有一絲一毫的好處,他也就不說什麼了。
但事實就是沒有。
一點都沒有。
但那位大人顯然不覺得斷了腳骨是多大的事,隻道“你剛剛所說不錯,但女誡亦有言,女子卑弱第一,夫婦第二,作為女子,應清靜自守,無好戲笑。”
“女子,掌內院之中饋,本應自重,不應當喜好玩笑打鬨,如此有失身份,而纏足可使女子貞靜嫻雅,自然是正途。”
聽到這裡,趙平安嗤笑一聲,搖了搖頭。
好一個纏足是正途,為了讓女子貞靜嫻雅所以才應該纏足,這理解能力還真是滿分。
他眯了眯眼,扭過頭去,看向與那位大人站在一個陣營的官員,遂開口道“在座的各位都是這麼以為的”
“自然。”
“羅大人所言也代表著我等的意思。”
“不惜讓子女雙足儘斷”趙平安再問。
說到雙足儘斷,當下就有人否認“趙大人莫要胡言亂語,何曾儘斷分明還能走路。”
那人說到還能走路時,振振有詞,似乎在掩飾什麼,也不知這話到底是說給自己聽,還是說給誰聽。
趙平安意味深長的看著說話的那位大人“大人確定都能走路”
那位大人也覺得這話有些不妥,怕被他揪住錯處,再像吳大人那般就不好了,說話間便又加了個限製條件。
“但凡手法老練的,自然是能夠走路。”
“可若是碰上那手法不熟練的呢”
這麼一問,那人不說話了。
趙平安瞥了他一眼,知道這人箴言的原因,便走了兩步,離那人近些,才又大大方方的開口道“還是由下官替大人回答吧”
那人肩膀一抖,趙平安沒放在心上,隻是冷了眼,繼續道“若是碰上那手法不熟練的,亦或是女子受不住疼的,輕則殘廢,這輩子都彆想站起來,若是嚴重些的,隻怕是要落得一個消香玉隕的下場。”
“其實,這中間種種下官也查過,也尋過人細細問過,保準不會有錯漏,這纏足一事比我剛剛說的要恐怖百倍,隻不過礙於在朝堂上,下官不好說的太詳細,但若是諸位大人想聽,在下也是可以說的。”
“要說這女子纏足,得從六七歲就開始纏,要先用碎瓷片”
正當他要詳細說明這裹腳流程,立馬就有人打斷“好了,你彆說了。”
趙平安抬頭一瞧,卻見那人大義凜然的又開了口“我等也是為人父的,怎麼會害自己的孩子,趙大人莫不是太過看低了我等。”
“不是下官看低了各位大人,實在是好好一個孩子,被你們折磨的行走都成了困難,這叫愛護”
“這也是為了她以後能嫁一個好人家”
那人這話一出口就覺得不妙,果然
隻見趙平安皺了皺眉,尤為不忿“嫁個好人家從何時起,纏足又成了女子炫耀的資本,難不成隻有纏足者才能嫁入高門,天足就隻配任人取笑。”
不少官員的確想說是這樣的,但礙於我朝許多人家的女子未曾纏足,隻怕話說出口容易引人攻訐。
他們可不像趙平安,得罪一個是得罪,得罪十個也是得罪,總之都是他得罪不起的人,多幾個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