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頭來了所有工人都向他問好,尊稱他為師傅,老火頭一一向他們點頭,眾人很尊敬他。
他來到屬於自己工具桌麵前打開一個箱子,從裡麵拿出一把被油紙包裹的槍。
“這就是老頭我造的機槍了,被曹宏偉那小崽子逼著弄出來的玩意,是個頂不了事的物件。”
李秦武接過那把武器掂量了一下,第一印象是重,很重,得有11公斤,主要重量來源是那根又厚又長的槍管,應該是老火頭造不出高質量槍管,隻能把槍管弄得很厚。
這導致槍支重量大增,而且重量集中在槍支前方,使用起來很費力,這不是一把合格的輕步兵武器。
第2個印象就是簡陋,機槍上能看到捷克式機槍的影子,但頂多就是幾根廉價粗鄙的水管拚起來的玩意。
槍托是削出來的一整塊實木,頂肩後根本無法貼合肩膀,士兵使用應該會很不舒服。
握柄也不是手槍握柄,而是垂直握柄,這種握柄非常不舒適,應該是為了方便加工搞出來的。
李秦武把槍顛來覆去的看,在槍支正上方找到供彈口。
“這東西還是用彈匣的?”
老火頭點了點頭,從箱子裡拿出兩個短黑粗的彈匣遞給李秦武。
“咱這的零件本來就不行,用散式金屬彈鏈或者帆布供彈,要在槍機裡增加抽彈鏈裝置,槍就更要不成了,故障率會大增,所以我隻能用彈匣供彈,減少槍機內部零件,咳咳。”
老火頭咳嗽了一下,擦了擦嘴邊的口水,從箱子中拿出一包子彈遞給李秦武。
“這槍打的是三八大蓋子彈,比較好獲取,彈匣隻能壓10發,彆嫌少,咱也沒辦法,造不出更好的彈簧,子彈再多就推不上去了,就這,打完10發槍得卡殼兩三次,打完100多發就得換槍管!”
老火頭一陣唉聲歎氣,對自己造的這破槍不甚滿意。
但李秦武看著這機槍眼冒金星,這槍勉強可以說是自主研發製造的武器,有不一樣的意義,是龍國人抗爭旭日侵略者的一種精神體現,他打算把這槍帶走,在他的博物館中也將有一席之地。
李秦武拿起子彈壓到10發彈匣裡並插入機槍,向老火頭問道:“有沒有射擊場地?咱去試試槍。”
老火頭點了點頭,又從箱子中拿出一把被油紙包的武器,跟著李秦武往武器工坊外的空地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