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一切的轉折,卻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新任的文知縣在茶館裡聽聞了賈氏的遭遇,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感。原來,這賈氏竟是他恩師賈禦史的女兒。他深感此事必有蹊蹺,決定親自調查,為恩師的女兒洗清冤屈,保全她的名節。
經過兩日的深思熟慮,文知縣越發覺得此案疑點重重。那包子中的耗子藥,怎會輕易讓一個混子得到?這其中的緣由,似乎很難自圓其說。於是,他決定親自前往賈氏家,一探究竟,希望能找到真相,為賈氏洗清罪名,還她一個公道。
第二日清晨,文知縣洗漱完畢,他命令三班衙役前呼後擁,聲勢浩大地前往賈氏家,誓要查明真相,為賈氏洗清冤屈,並向世人昭示正義。
一行人進入賈家的宅院,隻見賈氏抱著孩子,頭發散亂,正被公婆大聲辱罵。那些汙言穢語如同利劍般刺向賈氏,讓她無地自容。
文知縣見狀大怒,他嚴厲地訓斥兩位老人“賈氏乃忠臣之後,嫁入你家已算是高攀。你們竟如此不明事理,虐待兒媳,簡直是天理難容!”
訓斥完畢,文知縣當場立下協議,宣布“此側院從今日起判歸賈氏母子居住,你二人移居後院,不得再侵犯她們母子!”
兩位老人被嚇得戰戰兢兢,趕忙簽字畫押,磕頭認罪,然後灰溜溜地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文知縣讓手下人退下,單獨將賈氏叫到內房。他向賈氏訴說了自己和其父賈禦史的師生情誼,並表明自己為了維護正義和報答恩師的情誼,有意為賈氏開脫罪名。他希望賈氏能夠說出事情的真相,以便儘快結案。
聽到文知縣的話,賈氏淚流滿麵,她跪拜道“大人的恩情,犯女沒齒難忘。但畢竟有人因我而死,我隻求一死償命,以免毀了大人的清譽!”
文知縣見賈氏如此深明大義,心中很是欣慰。他扶起賈氏說道“你難道不念及孩子的親情,放任他孤苦無依地長大嗎?還有,你父親賈禦史是忠烈之士,隻留下你這點血脈,你難道要讓他斷後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賈氏聽到文知縣說得如此慷慨激昂,心中更是感激涕零。她忙跪下說道“妾願意說出實情,望恩公思量。”
說完,賈氏撫額望天,似乎在告慰亡父的在天之靈,也像是在祈禱神靈寬恕她的罪惡。她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其實,人是因我而死的!”
賈氏的聲音中帶著深深的痛苦和惶恐,她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恐懼和絕望的時刻。她知道,自己的話語將揭開一段塵封的往事,而這段往事,是她永遠不願回憶的噩夢。
“那時,相公剛剛死於痢疾,家中正忙於辦後事。那家侄子,以幫忙之名屢屢輕薄於我。但念及相公剛入土為安,我便好言規勸,希望他能收斂行徑。誰知……”
賈氏說到這裡,淚水再次湧出眼眶。她知道,自己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而真相,遠比她想象的更加複雜和殘酷。
善良往往成為被欺淩的借口。那個侄子,借著守靈的便利,竟在半夜時分闖入賈氏的住處。他不顧新亡之人的安息,竟然在草鋪上對她施暴。
那一刻,賈氏心如死灰,身陷絕境。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她隻是一個柔弱的女子,除了痛哭流淚,又能怎樣?更何況,她還有一個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需要她的保護和照顧。
她隻能打碎牙齒往肚裡咽,默默忍受這無儘的屈辱。
自那以後,賈氏便對這家侄子嚴防死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然而,禍患卻並未因此停止。那家二老竟然有意將侄兒過繼過來養老,於是搬進了賈氏的家。
每隔一段時間,那個侄子就會在深夜撬門而入,侵犯賈氏。這種永無寧日的日子讓賈氏忍無可忍,她甚至有了尋死的念頭。但是,她又怕自己的兒子會因此受到更大的傷害,隻能繼續忍辱偷生。
在這種無儘的侵犯中,賈氏的心中萌生了一個念頭。她偷偷地將公婆買來的耗子藥融進了胭脂中,精心打扮自己,讓自己看起來更加魅惑。
她想著,這樣美麗的自己,那家侄子肯定會更加瘋狂。果然,在侄子肆虐的放縱中,他咽下了含有耗子藥的胭脂,回去後便七竅流血身亡。
巧合的是,公婆為了藥耗子,在侄子的房中包了兩個藥包子,其中一個卻不見了。他們懷疑侄子是誤食了耗子藥而亡。
那兩位老人怕惹上官司,又擔心賈氏長得太美,耐不住寂寞,會找個男人上門,奪走他們的家產。於是,他們竟然夥同侄子的家人,誣陷賈氏勾引男人,圖財害命,企圖以此絕後患。
文知縣聽完賈氏的敘述,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明白,雖然那個侄子喪心病狂,死有餘辜,但畢竟是因為賈氏而丟了性命。這讓文知縣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罷了罷了!”文知縣長歎一聲,他抬頭望向天空,心中感慨萬分。他明白,這世間的萬物,都無法做到絕對的清白。這樣的案子,終究隻能成為曆史長河中的一部分,任由後人去評說。
下定決心後,文知縣扶起跪在地上的賈氏,溫言勸慰道“你要好好撫養兒子,將來讓他取得功名,不僅可以為你父親賈禦史翻案,也能為夫家光大門楣。你的母性之偉大,將會因此得到彰顯。”
最後,文知縣鄭重其事地警告賈氏“此事隻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必須守口如瓶,不可泄露給外人,以免引火上身!”
賈氏聽後,感激涕零,她跪地而泣,向文知縣表達深深的謝意。她發誓會好好撫養兒子,回報正義,不辜負文知縣的法外開恩。
回到縣衙後,文知縣沉思良久,終於提起筆來,準備向上級申訴。他寫道“關於賈氏所謂的奸情案,完全是誤告。此案的真實情況是,因這家兒子病亡,其父母便過繼了侄兒上門,意圖讓他為自家養老送終。然而,因家中耗子泛濫成災,二老便買了毒藥,包成包子,放置在侄子的房間,意圖藥殺耗子。卻不料侄子誤食了毒包子,中毒身亡。二老為了逃避法律責任,便誣告兒媳賈氏有奸情,並害死了侄子。這真是令人發指,天怒人怨,民憤極大。”
半個月後,刑部回函,宣布賈氏清白無辜,責令二老賠償半數財產給賈氏,用於撫養兒子,以示公正。文知縣看到這份官函,心中大喜,立刻命令衙役張貼告示,將這一消息公之於眾。鄉民們紛紛稱讚文知縣是青天大老爺,他的公正無私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
年終考核時,因為萬民上書,文知縣被升任為刑部侍郎,負責清理冤案,為百姓造福。這個故事傳遍了四方,告訴人們一個真理有時候,善意的法外容情,是為了維護更多人的生命和正義的尊嚴。文知縣的智慧和公正,不僅讓賈氏得以昭雪,也為整個社會樹立了正義的榜樣。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