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饒與權貴交織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陳愉,自幼便沐浴在家境優越的光環下,其父生前曾位至國民黨少將師長的高位,她的教養與才情猶如春雨潤物般自然而又深厚。陳愉不僅飽讀詩書,舉手投足間儘顯優雅氣質,更因其天生麗質,使得無數傾慕者趨之若鶩。
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如狂風席卷,陳愉的父親驟然離世,宛如晴天霹靂終結了她原本寧靜優渥的生活。國民黨內部的蛀蟲腐蝕了正義,令這個曾經顯赫的家庭在失去庇護後迅速衰敗,昔日的榮光化作鏡花水月。
幸而,在命運的曲折中,陳愉並未沉淪,她在師範學院畢業後邂逅了人生的另一半——樓將亮,一位隸屬於國民革命軍整編第9師的英挺上校團長。儘管樓將亮正值壯年,功績斐然,卻因戰事頻繁、奔波不息,不幸染上了那個年代足以致命的頑疾——肺結核。
1948年秋葉初落的9月,陳愉接到丈夫從病榻打來的電話,那低沉的聲音如同暮鼓晨鐘敲打著她的心弦。即便心痛如絞,她仍毅然決然地收拾行囊,帶上分彆4歲及尚在繈褓中的小女兒,踏上了通往醫院的旅程。
抵達醫院後,陳愉駐足在第11號病房門前,那一瞬,她就像世間每一個深愛丈夫的賢淑妻子那樣,全身心投入到了對樓將亮及其孩子們無微不至的照料之中。她的出現猶如一道清流注入沉悶壓抑的醫院環境,那融合了智慧與柔美的倩影頃刻間照亮了人們的視線。
在這所住滿國民黨軍官的住院部裡,身為上校團長夫人的陳愉憑借其出眾的容貌與端莊的舉止吸引了無數的目光。雖然許多傷病員對這位身姿曼妙的女子暗生欽慕,但懾於樓將亮的身份地位,他們隻能以敬畏之心偷偷凝望,無人敢於逾矩。
內科深處,毗鄰第11號病房的第17號病房內,隱藏著六個身份特殊的病人。他們是聯勤總部第九補給區的幕後操控者崔博文中校、某神秘部隊的副官石盤少校、驍勇善戰卻規避戰場的曾立民少校營長、掛著上尉軍銜實則逃避前線的軍醫淩誌同、漢口督察局中行事狡猾的查大均以及看似無辜實則沾染不良習氣的大學生袁尚質。這六位所謂的“患者”,其實是在利用醫院作為避風港,躲開戰爭的硝煙。
自從陳愉出現在醫院,她那絕代芳華便引來這幫紈絝子弟的覬覦。其中幾人借機對陳愉進行了不止一次的輕佻挑逗,但每次都被陳愉嚴厲嗬斥。為了不讓病情岌岌可危的丈夫樓將亮增添煩惱,陳愉選擇了獨自承受這一切,心中深知那些紈絝子弟不會輕易罷手。
1948年9月9日深夜,時針悄然指向淩晨兩點。忙碌一天後的陳愉終於在安置好兩個稚子和病榻上的丈夫後,手中提著裝滿衣物的臉盆,走向寂靜無聲的醫院水房,打算清洗完畢後稍作歇息。
滿懷即將能安寢的輕鬆心情,陳愉路過17號病房時,一場預謀已久的陰謀陡然上演。病房門倏忽開啟,兩條黑影如同獵豹般迅猛出擊,一人心狠手辣地用浸濕的棉紗緊緊捂住了陳愉的口鼻,另一人則眼疾手快奪走了她手中的臉盆,以防金屬碰撞聲喚醒沉睡的醫院。兩人行動如一,眨眼間將奮力掙紮的陳愉拽進了17號病房。
進入病房的瞬間,陳愉眼中寫滿了恐懼與無助,嘶啞的呼救聲被死死壓製。見狀,原本窩在病房內的其餘四名男子聞聲而動,臉上閃過貪婪與興奮的光芒,迅速聚攏過來,將陷入絕境的陳愉團團圍住,一場未知的危機在靜謐的夜幕下悄然醞釀……
陳愉麵對著那六個麵孔扭曲的男人,圍堵在她身邊,宛如惡狼撲食,這一幕對於生活在溫室中的她來說無疑是前所未有的恐怖遭遇。從小受儘嗬護的她從未經曆過這般人間煉獄般的場麵,極度的恐懼使她幾乎喪失了理智,僵硬地站在原地,仿佛變成了冰冷雕像。
時光在恐懼中流逝,當三個小時過去,陳愉癱軟在地上,雙目失神,衣裳零亂不堪。在這漫長而痛苦的三小時內,她的魂魄仿佛遊離在無儘的黑暗深淵,忍受著難以言喻的精神折磨。此刻的陳愉,已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思維能力,恍若一具毫無生氣的軀殼,任由外界擺布。
待那六名得意洋洋的男人放開了對她的鉗製,並粗暴地將她趕出病房之後,陳愉機械地從冰冷的地麵上爬起,如同幽靈般步履蹣跚地穿越在空曠寂寥的樓梯間。片刻之後,積壓的情感再也無法抑製,淚水如斷線珍珠般滑落,但她強忍悲痛,僅低聲飲泣,同時默默整理著被撕扯得淩亂的衣衫。
逐漸恢複清醒的陳愉並非無知少女,她清楚認識到,那些人之所以敢對她這般膽大妄為,背後必然有著某種強大的保護傘。若魯莽行事,很可能招致更為可怕的後果。這讓她不得不暫時按捺下複仇的衝動,決定暫不對丈夫透露此事。
陳愉並非逆來順受之人,身為一名出身名門、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新時代女性,她決意扞衛自身尊嚴,誓將那群人麵獸心的家夥繩之以法。麵對重重困境,陳愉並不甘心坐以待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為尋求公正,陳愉經過反複思量,意識到唯有借助體製的力量才能揭露真相。於是,她做出了決定,首先向醫院管理層求助,畢竟這場噩夢般的經曆就是在這家醫院發生的。她堅信,即使申冤之路崎嶇難行,也要勇敢前行,直至正義得以昭彰。
次日清晨,曙光初現,陳愉懷揣著被撕裂破爛的衣物,上麵留存著17號病房六人的罪證痕跡,她堅定地走進了院長蔡善德與教訓長劉家楨的辦公室。她哽咽陳述著昨夜遭受的非人待遇,那些令人發指的罪行如同一把尖刀刺入兩位領導的耳膜。蔡善德與劉家楨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心底各自盤算著對策。
二人表麵上對陳愉極儘安撫,試圖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老練手腕平息風波,暗示彼此都能從中得益。察覺陳愉沉默不語,他們誤以為她內心動搖,進而拋出了所謂的懲罰方案,信誓旦旦地說定會讓那六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陳愉的沉默並非妥協,而是對眼前現實的震驚與憤怒。她冷峻地抬起目光,質問二人“你們口中的‘代價’究竟是什麼?”麵對陳愉的質疑,蔡善德慌忙提出解決方案“他們六人願意每人賠償你兩億法幣,並保證從此遠離醫院,確保你日後不受騷擾。”
望著陳愉愈發冷漠的眼神,蔡善德竟繼續恬不知恥地說道“你也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不再是未嫁之身,這樣的賠償額度已屬豐厚,應當知足。”陳愉聞言,內心的憤怒如同火山爆發,她霍然起身,對著蔡善德與劉家楨厲聲斥責。麵對二人無奈攤手、一副無能為力的模樣,陳愉明白再多爭執也是徒勞。但她也堅定了信念,絕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交易,勢必要為自己討回公道。
在迷霧重重的醫院走廊儘頭,陳愉的身影顯得孤單而絕望。她的冤屈如同被困在無形的牢籠中,找不到一絲出路。身心遭受重創的她,終於再也抵擋不住內心的痛苦,她蜷縮在陰暗的角落,任由淚水無聲地滑落,淒厲的哭聲在空曠的走廊裡回蕩,仿佛在訴說著一個無法解開的謎團。
當她回到病房,臉上的淚痕像是一幅無聲的控訴,想要隱瞞的真相卻在這無聲的淚水中被無情地揭露。樓將亮,她的丈夫,看著她紅腫的雙眼,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小心翼翼地詢問妻子是否哭過,然而這簡單的詢問卻像是一把銳利的刀,刺破了陳愉脆弱的外殼。
陳愉再也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她聲淚俱下地將這兩天所經曆的噩夢般的事情告訴了樓將亮。每一個字都像是滴落的血淚,讓人心痛不已。聽著妻子的敘述,樓將亮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一口鮮血猛地吐出,染紅了他的衣襟。
樓將亮並沒有因此倒下。他強忍著身體的不適,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深知,此時此刻,他必須成為妻子最堅實的後盾。他緊緊地握住陳愉的手,告訴她,他會支持她去揭露那些無恥之徒的罪行。
而在這對夫妻決定站出來為正義而戰的同時,醫院的院長也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風暴。他急忙下令讓人將17號病房打掃得一乾二淨,企圖毀滅所有可能的證據。他以為這樣一來,陳愉就口說無憑,無法掀起任何波瀾。然而,他錯了。在真相麵前,任何偽裝和掩蓋都將是徒勞的。而陳愉和樓將亮,他們將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揭開這個懸疑重重的謎團,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在得知院長企圖銷毀證據的消息後,陳愉夫婦心急如焚。為了留下確鑿的證據,他們堅決要求醫院對陳愉進行驗傷,詳細記錄每一處傷痕。
起初,醫院方麵態度冷漠,似乎並不願意配合。麵對這樣的困境,樓將亮不得不親自出麵,他的眼神堅定而冷冽,讓醫院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最終,在樓將亮的堅持下,醫院勉強答應了驗傷的要求。
驗傷的過程漫長而痛苦。經過仔細的檢查,醫生發現陳愉全身竟然有18處傷痕,其中臉部10處,頸部3處,臀部1處,下身更是有4處觸目驚心的傷口。看著這份病情單,樓將亮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他發誓要讓那些禽獸不如的家夥付出應有的代價。
然而,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在那個黑暗的1948年,官員勾結、官官相護的現象屢見不鮮。六人中的大學生袁尚質,他的叔叔竟然是這家醫院的高層。麵對這樣的勢力,醫院方麵遲遲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複。
陳愉夫婦不願再等待,他們決定主動出擊。他們來到了武漢軍法處,向那裡的官員控訴了六人的禽獸行為,並揭露了醫院領導與他們相互勾結的醜惡行徑。軍法處的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後震驚不已,立刻決定立案調查。
為了穩妥起見,陳愉夫婦還先後向浙江旅漢同鄉會、漢口市婦女會、漢口市參議會、湖北省參議會等部門進行了控告。他們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真相,讓那些作惡多端的人無處遁形。
婦女會得知陳愉的悲慘遭遇後,紛紛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和關注。她們迅速行動,決定成立“武漢婦女援陳案後援會”,誓要為陳愉討回公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她們迅速向全國發出通電,將陳愉的遭遇公之於眾,並特地告知了高層人士宋美齡和李宗仁的夫人郭德結。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輿論和高層的雙重關注,給施暴者背後的保護傘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1948年9月21日,崔博文等六人終於被關進了看守所。然而,在看守所內,這六名罪犯卻統一了口徑,死不承認強奸的事實,反而反咬陳愉一口,稱她有精神病。
崔博文背後的勢力不甘示弱,他們四處奔走,再次與醫院勾結,不僅為崔博文等六人開出了生病證明,還聯合其他51名病員,一同偽造證據,妄圖證明陳愉患有精神病。
陳愉夫婦得知此事後,憤怒與無奈交織在心頭。然而,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幸運的是,民眾的心始終站在陳愉這邊。當婦女會將事情的真相告知社會各界後,輿論嘩然,群情激憤。
軍隊內部的將士們也開始為陳愉夫婦發聲,他們認為軍人在前線浴血奮戰,保衛家國,可後方卻有這樣的蛀蟲對他們的親人下手,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在國民黨連戰連敗的背景下,軍隊成為蔣介石立身的根本。然而,當軍隊中出現風吹草動時,敏感的蔣介石立即有了反應。他親自發電報給白崇禧,要求嚴查此事並給軍方一個交代。為了儘快解決此事並警告崔博文背後的保護傘,蔣介石再次發送電報表示要嚴懲包庇之人。
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輿論嘩然,民眾紛紛站在陳愉夫婦一邊,對六人的行徑表示憤慨。軍隊內部的將士也開始為陳愉夫婦發聲,認為軍人在前線浴血奮戰,可後方卻有這樣的蛀蟲對他們的親人下手。
最終,經過調查審理,判處崔博文等四名軍人死刑,而查大鈞和袁尚誌因為沒有軍人身份被判有期徒刑。然而,案件本該就此塵埃落定,但陳愉夫婦卻遲遲沒有等到六人的處決消息。原來此時的蔣介石正忙於跟李宗仁爭權奪利,無暇顧及這件小事。等到蔣介石下野後,這件事情自然被擱置下來。
這個故事充滿了懸念和未知因素,展現了當時社會的複雜性和人性的醜惡一麵。同時,它也提醒我們珍惜和平穩定的生活,警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在那個時局混亂的年代,崔博文等人背後的保護傘再次發力,企圖讓這起案件悄無聲息地了結,以保全那四人的性命。他們四處活動,用儘手段,想要讓真相永遠埋藏在黑暗之中。
正義的力量始終不會屈服於邪惡。1949年3月22日,白崇禧出席漢口市參議會議時,一位參議員為了抹黑李宗仁組建的新政府,突然舊事重提,再次將這件事擺上了台麵。他質問為何這麼久過去了,案件仍未得到執行,是不是新政府中有人徇私枉法。
白崇禧和李宗仁關係緊密,如同穿一條褲子。李宗仁為了維護新政府的形象,不得不警告白崇禧不要因小失大,儘快處理此事。白崇禧心知肚明,這件事情已經無法再拖延下去,隻能照辦。
終於,在1949年3月23日,漢口刑場上響起了四聲槍響。隨著這四聲槍響,那四名罪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起案件也徹底結束了。陳愉夫婦聽到消息後,淚流滿麵,他們知道惡人終於得到了惡報,正義終究戰勝了邪惡。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