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閨秀!
將近年關了。
我不禁回憶了起來。
每回這個時候,桂州的街就會特彆熱鬨,到處都貼上對貼、門神、福字,不論貧富貴賤,人人的臉上都多了幾分笑容,上街打年貨的人也特彆多,都處可見人流如織,人們的手上都提著滿滿的東西。
當然,這個時候小偷也是最多的。
有時會聽到有人大叫著“抓小偷”“抓小偷”地聲音在街上追逐著,也算是節日的一景了。
平常我不太有機會外出,一是我自己懶,二是沒有哪個大家閨秀會整天跑出去的,三是祖母、母親她們擔心我的安全。
就這麼一個寶貝疙瘩,在家裡,我享到了放在手上怕掉了,含到嘴裡怕化了的待遇,可謂是真正的掌上明珠。
不過,每年到快過年的時候,母親、姨娘們也會帶我出來逛逛,不過,總是一個牽著我的左手、一個牽著我的右手,還有幾個護在後麵,就怕一個不小心出了什麼意外,讓我磕著碰著了。
這樣的日子總是讓人十分愉快的。
我喜歡過年前人們臉上的表情,充滿著對生活的希望和熱情。
雖沒有在京城過過年,但想往年的京城應該也是這樣吧。
隻是,馬車篤篤的聲音踏在街上,撩起車簾向外看去,隻見外頭卻人跡寥落,人們的臉上都隱有憂色,小販們的喝賣聲都是有氣無力的。
整個京城,不但沒有了過年前的生機,反而籠罩上了一陣陰雲。
這一切都是因為,這些時日,不斷有戰報傳來。
隻是,卻幾乎都是戰敗的消息。
楊大將軍被擄。
所率部眾被殺。
宿州城被屠。
渝州城城守投敵。
……
一個個不幸的消息從前方傳了回來。
雖然朝廷不會將這些消息公告出來,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尤其是京城的百姓,對於政治的敏銳嗅覺和關心是擋也擋不住的。
沸沸揚揚的消息,一條又一條地傳遍了大街小巷,讓這個年過得分外不安穩。
就是順國公府,也是人心惶惶。
園子裡的丫頭們聚在一起時談論得最多的也是此事,就連小紅,都憂心忡忡地問我。
“小姐,你說,這仗會打到哪裡啊?我們,會勝利嗎?”
“當然。”
我笑著安撫她。
“不過是最開始沒有防備才落了下風罷了,不是派了最能征善戰的胡將軍去了嗎?胡將軍可是無戰不勝的名將,二十三年前,不就是胡將軍打敗了胡人,讓他們不敢再犯我天朝邊境的嗎?”
雖然這麼安慰了小紅,其實,我的心裡也是沉甸甸的。
戰爭這種事情,對我這個生在和平年代的人是很難想像的。雖然在那一世,也有局部地區戰火不停,可又不是自己國家,總覺得是離自己十分遙遠的事。
我喜歡和平的生活。
對戰爭一點兒興趣也沒有。
希望,天朝能趕緊勝利就好了。
雖然,以現在的情形來說,似乎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渝州離京城還是很遠的,所以,雖然人心惶惶,但除了冷清了些,倒也沒有什麼彆的異常。
“大清寺到了。”
車夫的聲音傳來。
我和知秋便下了車。
知秋不喜歡一堆人跟著來廟裡,所以,這回隻有我和她來了,帶了馬夫和幾個侍衛。讓他們在外頭的樹蔭下等候,我和知秋進了寺。
到了京城,我還是第一次來在大清寺,不愧是京城有名的大寺,氣勢磅礴,一股古樸神聖的氣息撲麵而來,讓人有仰麵跪倒的衝動。
我不信佛,卻喜歡寺廟裡那種凝心靜神的感覺。
所以,知秋叫我陪她來這裡,我也沒有拒絕。
知秋去了殿中,我對拜菩薩沒有什麼興趣,在院子裡瞎逛,不時看到一些小沙彌在廟中打掃,我不喜人多的地方,不知不覺中就越走越偏,正好發現一處斜坡,左右無人,我於是溜了下去,躺在了枯樹葉上,微微地眯起了眼。
正好今日天氣是難得的好,在這裡眯眯吧。
我閉上了眼,隻想著眯一會兒就回去找知秋,卻不知不覺竟是睡著了。真到談話聲將我吵醒,說是吵醒大約也不算準確,對話的人聲音並不大,隻是,雖然太陽是不錯,但畢竟是冬日,睡長了還是有些微冷的。
剛睡醒,我還有些迷迷糊糊的,張了張嘴,就準備先打個哈欠再說。
隻是,傳進我耳中的聲音叫我心中一冷,身子也僵住了。
並不是因為我聽到了什麼奸情、商業秘密什麼的,恰恰相反,是因為我有聽沒有懂。那兩個聲音雖不大,卻也不小,他們說的我全聽到了,隻是,他們說的卻不是天朝的語言,就是說得比現在再大上十倍,我也是不懂的。
不會是胡人吧?
我的心中升起了這個念頭。
因為這個念頭,我隻覺得渾身冰冷。
腦子裡閃過那些什麼兩國交戰、偷襲敵國都城之類的想法,隨後,又忍不住地覺得荒謬,敲了敲自己的頭。
都在想些什麼啊?
又不是演什麼電視劇,那些軍隊是吃素的嗎?
怎麼可能出現這樣荒謬的狀況。
胡人還在渝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