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津的繁榮,是有目共睹的。
最繁榮的地方,無疑是碼頭。
大運河不單單貫穿海津,還有海岸碼頭。
由於遼地所需的貨物太多,京都的許多商家,都會選擇近海運輸。
這樣可以極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沿著近海航行,就算海船不大,也相對比較安全。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倭寇。
隻是倭寇的船普遍很小,若是遇到了,直接撞過去就是了。
也就天黑時要小心,大部分都是停靠在大慶近海的海港內。
海港,也是倭寇不去劫掠的地方。
若是給港口劫掠了,徹底斷了大慶近海的貿易,那以後倭寇還能劫掠船隻嗎?
當然。
最為關鍵的,是倭寇打不過大慶近海海港的衛所兵。
海津,如今已成為北上停靠關鍵港口。
範陽城的手工業也已經無比發達,有些相對不賺錢的行業,也被轉移到了海津內。
再加上遼地彙聚了大量的造船匠人,加上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林木。
未來遼地的海船數量,注定是不會少的。
這也會讓海津因此變得更加繁榮。
南來北往,終究要在碼頭停靠補給。
秦標望著海津路上那無比繁忙的景象,甚至忙到就連他太子的車駕在此,竟也無人過來打擾。
當然也有好事者,過來與官員共同行禮。
“海津有多少人口?”
海津官員躬身道。
“回太子殿下,海津如今共計十萬戶,共計五十六萬餘人。”
秦標點頭。
“五十六萬人,已算是大城了。”
在生產力低下的封建皇朝內。
超過五十萬人,就算是大城。
若是超過百萬人口,那可能全天下僅此一座。
哪怕大部分的縣城,其實也就幾萬十幾萬人口。
像徐州這種重要城池,也不過就三四十萬人口。
海津,已經一躍成為大慶的大城之一。
“修城牆了沒?”
大慶的城池,城牆是必然要修的。
若是沒有城牆,那能稱之為城嗎?
不安全。
“回太子,海津落戶十萬戶,可做工人口也大約有十萬多人,基本處於流動的。”
“而且向海津彙聚的人口越來越多,每天都在增長,城牆修了反而會限製。”
“故而海津選擇模仿廣寧,修建紅排樓,既可住人,又可防禦。”
官員的回答,讓秦標沒有多少意外。
自從遼地大勝之後。
被老六稱之為筒子樓,北方百姓稱之為紅排樓的東西,便開始大行其道!
而且用最小的麵積,居住了更多的人口。
人口聚集後,更便於集中做工。
“海津人口竟如此之多。”
饒是秦標,也有些驚訝了。
但也逐漸明白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中原地帶大片撂荒,人口稀少。
原來人都北上,彙聚到這海津來了。
“人口如此多,糧食可能供應的上?”
海津官員嘿嘿一笑。
“殿下說笑了,北方各地糧食皆不足,唯有海津糧食最為充足,這裡是糧食轉運地。”
“而且範陽城內的糧食,最為的多,雖說都是陳糧,但價格實惠,能讓海津的百姓全吃得飽飽的。”
“反觀其他地方,可就沒有海津這種糧食管夠吃的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