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的影帝影後一心想著麵聖,梁小六心思機敏,趕忙差遣小太監前去探聽聖上是否仍逗留在太後宮中。
果不其然,梁小六頗具遠見卓識,此時皇帝已然返回乾清宮處理政務。
得到消息後的賈珹當機立斷,領著元春直奔乾清宮求見聖上。
此刻,康熙帝正全神貫注地翻閱奏折,但其中不少大臣所呈遞的折子儘是些空洞無物、廢話連篇的陳詞濫調,令康熙不勝其煩。
這些由國家悉心栽培出來的股肱之臣,每日呈上的竟是如此糟粕,著實令人惱怒。
更可惡的是那名劉記不住名字的禦史,竟敢於朝堂之上公開詆毀珹哥兒,僅將其處以斬立決實在太過仁慈,非得淩遲處死方能解恨。
然而這般懲處似乎尚顯不足,康熙帝決定查閱一下其他朝代的刑律典章,好給這位劉禦史好好地上一課。
“梁九功啊!你速去查找一番秦朝與明朝的刑罰,儘快呈報予朕過目。
此外,傳令給王子騰,命他派遣人手嚴密監督捉拿劉禦史一家老小及其親眷族人。
務必確保誅儘十族,將其一網打儘,一個不漏。”
梁九功不禁在心中為劉禦史默默哀悼,這家夥可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下場忒淒慘了。
看來他死的應該不會太輕鬆。
康熙話音剛落,賈珹就跑了進來,一點也不見外的問道“皇上,誰家要誅十族啊,為什麼呀?”
賈珹邊說邊靠近康熙,並且熟練的靠在了康熙身邊。
賈元春見此情形,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之情。
通過眼前所見所聞,她對於賈珹所受的寵愛程度有了一個更為清晰而深刻的認識。
她深知,憑借著皇上如今對賈珹的寬容與寵溺,自己必定能夠迎來人生的重大轉機,甚至可能一飛衝天、平步青雲。
她暗自慶幸自己擁有聰慧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夠當機立斷地前來尋找堂弟。
當然,她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獲取到這一關鍵信息,也得益於她手中有錢。
在宮中,她長期擔任散財童女的角色,通過金錢的力量,她成功地獲取到了許多寶貴的情報,避免成為一個耳聾眼瞎之人。
此刻,賈元春的思緒如潮水般翻湧不息,她開始思考如何充分利用這位堂弟,進一步贏得更多的恩寵。
她仿佛已經預見到了自己未來在後宮中受儘榮寵、風光無限的模樣。
在她的想象中,自己將成為寵妃,享受無儘的榮華富貴和尊貴地位。
甚至有可能成為太後!
康熙看著賈珹,眼睛裡隻有他,仿佛跪在地上的元春和抱琴二人是空氣一般。
他溫柔地回答著賈珹的問題“珹哥兒啊!那劉禦史實在是罪大惡極,竟敢在朝堂之上公然詆毀於你。
想你對我大清江山社稷所立之功,可謂功勳卓著、彪炳史冊。
可這等跳梁小醜卻不知死活地信口胡言,朕豈能容忍?自然要為你討回這個公道!誅他十族。”
賈珹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驚。
這古代的連坐之法,當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劉禦史罵他有沒有罪另說,單就那些與他有血緣關係的家人而言,實在是太過無辜。
尤其是劉禦史的朋友們,恐怕更是冤枉至極。這種連坐刑罰,未免也太殘忍了些。
賈珹雖然算不上什麼聖人君子,但也不是濫殺無辜之人,在法治社會待久了,他心裡還是有一條紅線的。
他奉行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在現代他遇到的鍵盤俠還少嗎?可大多數都是一笑了之,誰還能跟瘋狗計較。
他實在不忍心因為彆人的幾句辱罵,便斷送這麼多人的性命。
所謂一人做事一人當,如果劉禦史真的犯了錯,隻需懲罰他一人即可,何必牽連眾多無辜之人呢?
賈珹覺得可能也是因為自己立人設立的太成功了,把康熙弄得神魂顛倒,所以僅僅是有人辱罵了自己,就讓他如此大動乾戈。
賈珹對自己造成的效果很滿意,但是也不想造孽太多,他怕影響他以後追求長生的路。
賈珹確實滿肚子陰謀詭計,不願意付出真心,可他不是一個殺人魔。
這種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感覺很糟糕。
於是賈珹十分真誠的勸說道:“皇上,那劉禦史辱罵汙蔑於我確實有罪,但罪不及家人。
他做錯的事本應一人做事一人當,不要牽連太多無辜的人。
皇上,您如此英明神武,又心地善良,可不可以放過那些不知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