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對於賈珹舊傷未愈一事十分擔心,因為他害怕賈珹會死掉。
所以他想了個辦法,借賞賜之名送了一堆金銀珠寶給賈珹。
然而,賈珹看到這堆珠寶時並沒有表現出特彆的興奮或感激之情。
他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神色平平,仿佛對這些財富毫不在意。
康熙心裡明白,這些財寶並不能治愈賈珹的傷痛。
康熙心中暗自焦慮,但又無法直接表達出來。
他深知賈珹的傷勢嚴重,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如果可以,他甚至願意傾儘一國之力來治療賈珹的傷病,隻為讓他恢複健康。
但他知道這樣的想法太過自私,賈珹一直以來的心願就是希望他能治理好國家,成為千古一帝。
康熙深知珹哥兒的期望和心願,他不願因自己的私心而破壞珹哥兒對他的信任和期望。
他知道如果說出那些自私的話語,珹哥兒一定會生氣。
因此,康熙隻能默默忍受著內心的焦慮和擔憂,思考用其他方式來幫助賈珹。
賈珹看著康熙的表情變化,心中暗自揣測著他接下來要說的話和要做的事情。
然而,他並不願意繼續糾纏於這個話題,因此決定生硬地轉移話題。
“皇上,您派遣前往倭國的使臣是否已經回來了?對於犬養次郎這個人該如何處置呢?
儘管他已經死了,但他的家人、親朋好友都還健在,絕對不能輕易放過他們!
另外,倭國對這次事件有何反應?想好如何向我們賠禮道歉了嗎?”
賈珹的這一連串問題如連珠炮一般,直接將康熙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倭國身上。
康熙一聽到犬養次郎的名字便怒不可遏,那個可惡的家夥竟敢行刺自己。
若不是珹哥兒及時趕回,恐怕自己將會受到重創,甚至性命難保。
那種臨近死亡的感覺,著實令人心生恐懼。
康熙眯了眯眼睛,眼中彌漫著殺意,他雙手緊緊攥拳,仿佛要把眼前的空氣捏碎一般。
他聲音低沉而冰冷地說道“倭國那邊已經寫信來告罪了,表示願意臣服於大清來贖罪,拿了很多賠禮。”
康熙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屑和輕蔑,他對這些所謂的賠禮顯然並不滿意。
一個巴掌大的地方,能有什麼好東西,一堆破爛而已。
他心中清楚,倭國作為大清的藩屬國,本就應當對大清保持忠誠與敬畏。
如今他們表示臣服,不過就是緩兵之計罷了。
倭國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都以其狡詐和陰險著稱。
他們善於利用各種手段來謀取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宗主國。
如今他們表示臣服,究竟是真心悔過還是另有陰謀?康熙不禁陷入沉思。
賈珹對於倭國人同樣沒有任何好感,他深知倭國人的貪婪和無恥。
於是,他決定在這個時候向康熙吹耳旁風,希望能夠引起皇上的重視。
他湊到康熙麵前,輕聲說道“皇上,倭國本來就是咱們大清的國土,說什麼臣服大清用來贖罪,這不是應該的嗎?
賈珹接著說道“倭國如此不知好歹,竟然敢冒犯我朝天子,實在是大逆不道!”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憤怒和不滿。
賈珹氣鼓鼓的樣子讓康熙心裡暖暖的,心中的鬱氣一掃而空。
他覺得珹哥兒生氣的樣子也很可愛。
康熙眉目舒展,笑著安慰賈珹說道“珹哥兒你說得對,倭國此次行為確實可惡,必須嚴懲不貸。
否則,其他藩屬國效仿,豈不是會擾亂我朝秩序?”
賈珹看康熙對倭國是發自內心的厭惡,於是趁熱打鐵,繼續說道
“皇上,倭國狼子野心,確實應該給他們一番教訓。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清可不是好惹的。”
[敖夜是天上唯一一條黑龍,尊貴無比,豈是那群小鬼子能夠傷害的,真應該把他們直接劈死。
要不是怕妄造殺孽,我一個大雷過去,整個倭國都得給我死。]
賈珹咬牙切齒,氣憤的語氣絲毫不摻假。
康熙目光柔和,滿眼的愛意快要溢出來了。
賈珹看康熙癡癡的看著他,遲遲沒有提出攻打倭國的事,心裡著急。
“皇上,不然派大軍過去,血洗倭國,用幕府將軍和倭國的人血來給您賠罪?”
康熙看著賈珹明媚的笑臉,恨不得他說什麼都答應。
但是轉念一想,倭國那巴掌大的地方,派兵過去有些得不償失,打仗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且打仗也要考慮性價比,康熙對於倭國的印象就是寡廉鮮恥吃、土地貧瘠,讓人沒有攻打的欲望。
賈珹看康熙不樂意去攻打倭國,頓時不高興了。
他繃著一張小臉在心裡默默說道[難道我暗示得還不夠明顯嗎?大黑龍為什麼不順著我的話去攻打倭國呀!]
他一雙圓溜溜的眼睛轉了轉,又繼續在心裡念叨[倭國那小地方雖然看起來貧瘠,但實際上,他們那裡可是藏著金山銀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