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二小姐迎春與北靜王定親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在京城引起軒然大波。
那些曾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權貴世家們,紛紛咬牙切齒地暗罵北靜王雞賊。
眾人猜測,北靜王是否早就得知皇上即將對他們動手,於是他迅速抱緊瑞親王的大腿,尋求庇護。
畢竟,在這場風波中,北靜王是唯一未受皇上懲罰的舊勳貴。
然而,無論外界如何傳言,北靜王始終鎮定自若。
對於他人的譏諷,水溶一概不理,因為他自己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他明白,那些目光短淺、心胸狹隘之人的言語不過是嫉妒罷了,何必與他們一般見識。
他們根本不懂。
反正他和珹哥兒成為了一家人,嘻嘻。
今日上朝,北靜王特意和賈珹多說了幾句話,以顯示親近。
賈珹自然也是十分配合,畢竟北靜王馬上就要成為自己的姐夫了,該有的禮貌還是要有的。
現在迎春已經擺脫了嫁給孫紹祖的命運,那麼她就不會再被毆打致死了。
水溶如此溫柔,長得也好看,迎春應該會幸福吧?
雖然不能像現代人一樣與水溶相濡以沫,但兩個人都是溫柔之人,相敬如賓也是不錯的。
反正古代女子對幸福的要求並不高,賈珹覺得迎春應該會幸福的。
這樣一來,金陵十二釵正冊之中,又有一個女子改變了命運。
賈珹心想,警幻仙姑估計都快要瘋掉了!
無聊的上朝時間,賈珹關閉了心聲胡思亂想,偶爾眼神瞥過三阿哥,還帶著一點不懷好意。
茫茫大士一直在三阿哥府裡窩著,最近也不出門了,不知道在研究些什麼。
賈珹覺得他肯定沒憋好屁。
賈珹不高興,後果很嚴重。
因為茫茫大士的緣故,他看三阿哥也有些不順眼。
心想下一次突破的龍氣就用三阿哥的吧,誰讓他在府裡養著妖僧呢。
背鍋的人都準備好了,這不是擎等著他用嘛。
賈珹嘴角勾起一絲笑意,不斷運轉體內的金氣。
這時胤禛清了清嗓子,站了出來,渾身壓製不住的得意。
他的收賬之路已經到了尾聲,那些欠錢的宗室勳貴以及文武大臣全都還了錢。
這一次的任務他算圓滿完成了。
那些借了國庫錢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敢賴賬的。
就連備受皇上寵愛的賈家,也湊了銀子,還了錢。
隻是這錢白天剛收到國庫,晚上就被康熙隨便找了個理由賞賜給了賈珹。
這算是左手倒右手了。
眾人雖然心中嫉恨,但也隻能默默忍受,畢竟誰也不敢輕易得罪瑞國公。
若是不小心惹惱了這位權貴,被他挖掘出家族中的醜聞,或者在心中對自己說幾句壞話,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瑞國公既是祥瑞,又是個令人畏懼的小惡魔,隻需寥寥數語,便能讓人聲名狼藉。
待眾人還清欠款之後,康熙皇帝頓時感到無比得意。
國庫裡堆滿了銀子,幾乎快要放不下了。
他從未如此富有過,心中頓時充滿了成就感。
當然,他深知這一切的功勞都要歸功於賈珹。
在賈珹出現之前,他每天都為空虛的國庫而憂慮不已。
然而自從賈珹出現之後,他的國庫變得充實起來,甚至有些放不下。
真是甜蜜的煩惱。
有了錢,康熙不知道該怎麼花,他一會兒想給賈珹修個漂亮的房子,一會兒又想讓賈珹趕緊煉丹。
賈珹聽得無語,直接命令他修橋鋪路。
康熙聽話,說乾就乾。
修橋鋪路確實是一件好事,不僅交通更加便利了,還了大量的崗位。
那些家裡地少的百姓可以出來做工,每個月都有銀錢拿,比土裡刨食可穩當多了。
種地是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而他們幫著皇上修橋鋪路,乾一天活算一天錢,算得上旱澇保收。
後來這些百姓知道了修橋鋪路是瑞國公提出的,瑞國公的二叔執行的,頓時百姓都誇榮國府仁義。
而且賈珹特彆為那些百姓著想,沒有讓他們一個月結一次工錢,而是乾一天活,結一天的錢,確保這些人不會被貪汙了工錢。
在百姓心裡賈珹簡直就是活菩薩,救世主,青天大老爺。
很多人家裡開始供奉賈珹,更巧的是他們不約而同的把賈珹放在了聖獸王旁邊。
他們不僅要拜聖獸王,還要拜瑞親王。
民間都傳說瑞親王是麒麟轉世,所以他心地善良又是能給人們帶來好運。
百姓們覺得自從瑞親王橫空出世後,他們的日子真的好過多了,至少活得像個人了。
甚至有時他們都不想要工錢,就願意給瑞親王乾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