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董卓稱帝必定會引得天下人來圍攻,人心渙散之下董卓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這正是袁隗想要看到的,等董卓死後他就讓那三個小子進入洛陽,這回既有兵又有權,還有玉璽傍身。
大勢所趨之下他也能做兩年皇帝享享福了。
是的,袁隗也有野心。
你說他不害怕兵亂嗎?
當然不害怕,累積了四代的名望就是為了阻擋那些當兵的賤民傷害自己的。
不得不說袁氏真的很擅長權謀,任何人當政他們都能混得如魚得水。
嗯……或許也有不是很擅長的,袁術就對目前董卓的動向無感,因為他老哥袁紹在揍他。
陳震這次出使失敗了,袁紹畢竟不是呂布,沒那麼好忽悠。
不過袁紹現在也沒閒著,他要收拾那個不聽話的弟弟。
沒辦法,袁術給張超送糧草,送羽箭他忍了。可你袁術送人是幾個意思?真當他袁紹脾氣好呢?
送其他人袁紹其實也不會那麼生氣,袁術送的是丹陽精兵啊,這是想讓他袁紹死啊!
天下不止王弋手上有精兵,董卓、袁紹、袁術手上都有。
袁紹來到徐州從曹豹手中接管了丹陽兵後就發現了他們的厲害之處,當時打起黃巾來不要太簡單。
為了能得到更多的丹陽兵,袁紹向袁術低頭了,他低聲下氣的懇求袁術幫幫自己,遷徙些民眾過來補充徐州人口。
袁術的虛榮心得到滿足,大手一揮給了袁紹不少人口,袁紹本著就近原則從丹陽郡將人遷徙過來,回頭就組織了一支五千人精銳。
也正是這些精銳才能讓袁紹打黃巾打得那麼舒服,差點兒把曹老板坑死。
如今袁術居然將這些人往廣陵派?這是想要弄死他嗎?
袁紹乾脆連張超都不打了,直接跳過廣陵抽袁術,為了能打贏,他甚至聯合了劉繇。
袁術必然會反抗,奈何想抽他的人不止袁紹一個,袁基也想抽一段袁術。
這事兒的起因在袁基那個沒完成的謀劃中,原本袁基會和袁術一起出兵打袁紹,結果袁術又聯係了劉表一起打他。
劉表等啊等,瞪了好久也沒見袁術又動靜,他哪知道袁基的謀劃失敗,袁術不想打了?實在不耐煩之下劉表乾脆自己打,想著袁術憑借約定從後方出兵。
為了黑袁術一手,劉表直接和袁基攤牌了,講了他和袁術的聯盟。
這下可好,袁基一下子就毛了,派人擋住劉表後親自帶兵要去收拾袁術。
天下完全亂了套,西北、西南那兩個就彆說了,他們現在沒功夫理會中原如何。
就連黃巾也來湊了一會熱鬨,出兵巨鹿打算撈點兒便宜。
可惜他們麵對的是郭嘉和張遼,兵力懸殊巨大的情況下依舊被打得有點兒狼狽。
如今大漢知名人物曹操則在獨自舔舐傷口,等待痊愈的時間。
不過說實話,正在戰鬥這些人都是菜雞互啄,真正能打的都在僵持。
安陽關孫堅和馬騰在僵持,並州公孫瓚和張合田豐在僵持,隻有張飛和戲誌才沒在僵持,他們分出了一部分兵力清剿李傕和郭汜。
就這樣在打打鬨鬨之間時間來到了六月。
六月春暖花開,一則消息震驚了天下,董卓廢了小皇帝,稱帝了。
董卓手握玉璽,稱帝自然不會含糊。定下國號為涼,都城為洛陽,年號天平。
緊接著就是大肆封賞,加官進爵。
跟著他的手下統統封了侯,公孫瓚甚至被封為大將軍。
稱帝之後董卓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畢竟現在天下是自己的家底,他要好好照看著。
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董卓下達了一個命令,讓公孫瓚率軍回洛陽。
他不想打王弋了,他想要打劉辯。天下不能有兩個皇帝,特彆是家門口就有一個礙眼的。
遠在並州的公孫瓚接到聖旨後謝了恩,卻沒有調動兵馬。
就在接到聖旨的一瞬間他已經準備好叛變了,大漢的榮耀如今和劉氏已經沒什麼關係了,但公孫瓚不能接受自己背負著一個涼國將軍的名號。
想要抗衡董卓並州不是個好地方,所以他現在更迫切的需要打下幽州作為自己的大本營。
謝恩是為了讓人放鬆警惕,而那位朝廷來傳旨的太監沒能走出公孫瓚的營帳。
張合、田豐壓力驟增。
天下各路諸侯都做出了反應,紛紛反叛。
曹操是第一個反的,帶著自己不多的士卒也不管金尚了,直接堵住虎牢關。說實話,如今天下各路諸侯真正忠心劉氏大漢的可能就他一個了。
老袁家更熱鬨,袁紹拎出來了一個天子,打著複國的名頭死命走袁術。
袁術和袁基好歹還顧忌一下洛陽的老一輩兒,袁紹他是真的不管啊。
王弋也聽說了董卓建立涼國的事,他覺得有些好笑,不知道董卓到底是怎麼想的,這次怕不是真的要涼了。
愛涼不涼吧,反正和他也沒什麼關係。劉曄在遼東殺的是腥風血雨,王弋現在也有自己需要應對的危機,涼州突騎是真的猛。
這幫涼州人算是把突騎玩兒明白了,張飛帶了兩千人圍剿一千突騎,結果這幫破盔爛甲的涼州人愣是打出了一比二的戰損,他們一。
這些人怎麼處理王弋也很頭疼,抓不著,打不過。
更要命的是公孫瓚將張濟也派到了幽州,現在就在軍都城下……
喜歡三國征戰漢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征戰漢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