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很生氣,氣到想撓牆,氣到想殺人。
不是因為曹操來了,曹操來不來無所謂,反正都是對手。
他想在全軍為呂布找上一件趁手的兵器,讓這個天下第一武將發揮出應有的實力。
可竟然沒有找到!
刀槍劍戟試了個遍,沒有一個符合呂布的需求。
到了呂布這個境界,舉重若輕和舉輕若重早就駕輕就熟,所以越重的武器對於他來說越有優勢,可惜袁軍之中沒有能夠達到呂布要求的,
最後袁紹給他找了一柄馬槊讓他先用著,等到打完仗再找人給他打造。
袁紹又讓出了自己的戰馬,給呂布充當坐騎。
硬弓倒是找到了一張不錯的,對此呂布相當高興。那個對他射箭的家夥箭術非常好,有了這張寶弓,呂布就有信心用弓箭殺死夏侯淵!
其實夏侯淵的出現比夏侯惇都讓呂布感到興奮!
箭術本就是一種高端技藝,特彆是到了高深的時候,想要碰到一個和自己層次差不多的人非常困難,怎能不讓他感到高興?
切磋是武藝穩健的進步方式,殺死同等級的對手則是最快的。兩個天下前十的弓箭手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呂布已經等不及了。
然而人生就是那麼的無常,就像猜硬幣的正反麵一樣。
在硬幣停止轉動之前,命運無情的操縱著每一條絲線,迫使絲線儘頭連接的人走向它規劃好的路線。
曹操說是要儘快出擊,等他準備好都已經快過去半個月了。
沒辦法,丹水河必須要妥善處理,稍有不慎,等待他的就是全軍覆沒。
袁紹也沒有因為曹操的到來而感到膽怯,積極備戰的同時又從平輿調派了大量的物資。
王對王的戰爭沒什麼可說的,他隻是不想那麼早會麵,不代表他會退縮。
最重要的一點是,此時此刻,南陽郡,天下前十的弓箭手可不止呂布和夏侯淵兩個。
酂縣,一員老將傾聽著手下彙報的信息。
老將越聽越滿意,這次戰爭無論勝負如何,到目前為止已經是賺了的。
要是能將南陽拿回去最好,那不回去其實也沒什麼。隻要能拿下武關,其他的都不重要。
等士卒彙報完畢,老將將其揮退,拿起了身邊的巨弓開始養護。
沒錯,天下間能夠開得這張舉弓的人有不少,但是敢在戰場上使用的隻有一個人——黃忠,黃漢升!
這便是李通最後的計策——驅虎吞狼。
彌留之際的李通無法預測到未來,也沒什麼精力去緬懷過去。
他唯一能夠想到保住武關的計策就是引入新的一股勢力,一股足以乾掉袁紹的勢力。
劉表就是他選擇的那股勢力,他對武關的防禦情況沒有一絲希望。
選擇劉表不是因為劉表有多厲害,也不是因為他知道黃忠有多強,隻是因為劉表離得近而已。
李通想著隻要劉表願意和武關前後夾擊袁紹,袁紹必敗,說不定還會死。
想法很是不錯,然而他忘了,請神容易,送神難!
劉表真的很厲害,黃忠也真的很強。
劉表早就想將南陽郡奪回來了,隻是一直沒有機會,單單襄陽他就屯了八萬兵馬。
袁紹攻占南陽他早就知道了,一直沒出手不是他忌憚袁紹。
正相反,他真的很忌憚曹操。
原本劉表是看不上曹操的,除了在討董聯盟上曹操的表現還算中規中矩外,其他的時候曹操就是一個被追得滿世界跑得喪家之犬。
從青州到洛陽,曹操機會橫穿了整個大漢的版圖。
可是漸漸地,劉表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做為被宦官通緝過的黨人領袖之一,劉表的情報係統一點兒也不比袁紹弱,在某些層麵上甚至超越了袁紹,因為大部分文人或許不看好他,但都會賣他一個麵子。
再加上和劉俚通信時那些有意無意的套話,也表明了王弋對曹操同樣很忌憚。
這些情報讓劉表分析出了一種可能,曹操或許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弱,曹操淪落到這個地步不是他人不行,而是曹操的時機沒到,或者說所擁有的地盤和他並不適配。
曹昂的涼州大捷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都說虎父犬子,能夠培養出這樣繼承人的家夥能差到哪裡去?
一想到這個劉表就鬱悶,大號是讓他練廢了,好在小號已經被練出來了,他還有的選擇。
不管怎麼說,當劉表收到曹軍士卒前來求援的口信後,他猶豫都沒猶豫,也不去驗證是真是假,直接給黃忠劃了五萬大軍,讓他拿下南陽郡。
黃忠的戰鬥方式也同樣給力,麵對那些沒有名氣的守將,他隻有一套流程。
城下搦戰,敢迎戰的人直接砍了了事,不敢迎戰的人直接射死算求。
主將一死,敵軍士氣全無,想怎麼打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