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等人到了之後卻讓他大吃一驚,領頭的人不是一兩個,也不是三四個,足足來了四五十個!
“怎麼這麼多人?”袁譚抓過那個斥候就開始質問。
斥候連忙解釋“主公,他們都是村長、亭長什麼的,每個村子都派了人出來。”
“廢物,不會找個能管事的嗎?”
“可是……可是……可是他們說他們平時有什麼事都商量著來……”
“滾!”
袁譚推開斥候,來到眾人麵前道“諸位鄉親辛苦,你們……你們因何這般落魄啊?”
“殿下您終於來了!”
一眾百姓立即跪倒在地,七嘴八舌的哀嚎“殿下,我們苦啊!”
“殿下,他們不是人啊!”
“殿下,求您救救我們啊!”
“殿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殿下……
這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稱呼,自從袁紹死後,袁譚便不讓人這麼稱呼自己了。
陡然聽到這個稱呼讓袁譚恍若隔世,不過他還是將百姓扶起,關切的問“你們這是怎麼了?我不是已經派人去接過你們嗎?你們為什麼沒有跟著他們走?”
話音未落,見到百姓又要七嘴八舌亂說,袁譚趕緊製止,並指著最前麵的老者說“老人家,你說。”
“唉……”老者歎息一聲道,“我等收到了命令可是離得太遠了,等帶人趕到的時候那位將軍已經走了。那位將軍是姓徐吧?徐將軍倒是挺好,每個村子都通知了,可我們拖家帶口的,走得也慢啊……”
袁譚心中一沉,他並沒有從老者的話中聽出什麼破綻。
速度是他要求的,徐盛很有可能沒能完全撤走百姓。
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和他的利益不符。
於是他露出急切的表情問“你們就一直生活在山裡?”
“是啊,我們一直就隻能生活在山裡。蝗災來了,我們沒有地方去啊。後來那些世家霸占了我們的田地和村落,蝗災過去後我們也隻能在山裡苟活。”老者一臉難過,而且看他的樣子也像是在山中當了許久的野人一樣。
終於上鉤了!
袁譚心中一喜,眼中露出了淡淡的殺機。
根本沒人能夠在山裡活下來,之前那些自儘的百姓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就在他準備以詐降的名義乾掉這些百姓的時候,一個世家子弟卻建議道“主公這些人都是本地土生土長的,關係很深。若是派他們去宣揚一下,其實比我們要強上很多。我們能引導上層輿論的風向,可想要傳達到底層還是要靠這些百姓口口相傳的。他們都不識字,口口相傳隻會將您越傳越好。”
袁譚聞言卻愣在了當場,眼神中閃過一縷茫然。
他忽然想起臨出征前他和張紘的對話,那時他的信心是多麼堅定,那時他多麼迫切想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那時他甚至願意為百姓付出一切!
整日和這些軍卒在一起,沒人會提醒他端正自己的態度,他可以隨心所欲的改變自己的理想。
可是什麼時候,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變了?
袁譚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這些人絕對不能殺。
來投靠他的百姓都是良善的百姓,都是心向他的百姓,他怎麼能忍心放棄他們?
袁譚趕緊拉著老者的手,和他一起出營去看望這些可憐的百姓。
這些百姓過得真苦啊……
女人瘦的像個竹竿,抱著孩子的那些可能連奶水都沒有。
男人灰頭土臉,有些手上還有灰褐色的積垢。
孩子們大著肚子,肋骨卻清晰可見,營養不良展示得淋漓儘致,因為饑餓不知道吃了些什麼。
這裡很少有老人,老人在這種世道很難存活下來,袁譚已經預料到了這種結果。
他趕緊將人讓進軍營,並且吩咐士卒煮飯做湯,喂飽這些可憐的饑民。
百姓們對他千恩萬謝,一個個終於露出了笑模樣。
然而袁譚似乎忘了,彭城要比呂縣更早遭受蝗災,他剛剛推測出百姓不可能存活下來其實是非常合理的。
百姓進入軍營影響力不小,不過將官事務繁忙,蔣欽是在深夜才知道這件事的。
他抱著好奇的態度仔細詢問了一遍,可越聽越覺得不對勁。
蔣欽皺著眉頭找到了呂蒙,見呂蒙還在讀書,一把搶過問道“子明,你平時就機靈,我問你個事兒。”
“說。”呂蒙搶回書,有些不爽。
“你說……主公為什麼不讓咱們稱呼殿下?他不就是大皇子嗎?”
“你父親是個十裡八鄉有名的賊頭兒,很有勢力。但是他看不上你,也不想讓你以後繼承山頭,隻給你了一座破廟讓你過活。有一天你的父親死了,你的兄弟和你分家產,你分到了一個山頭。你是打算繼續用你父親的名號做買賣呢?還是另起爐灶打響你自己的名聲?”
“用唄,那能怎麼樣?他不是還分了我個山頭嗎?”
“不是他分的,是你和兄弟分家產的時候自己搶的。要是不搶,破廟都沒有。”
“這……”蔣欽撓了撓頭,他明白呂蒙的比喻了,隻是有些東西想不明白,“那我老子的名號和我的新名號對於我手底下的嘍囉有什麼區彆啊?”
呂蒙有些懵逼,反問“你到底想說什麼?”
“是這樣的,你還記得呂縣那個守將嗎?他臨死前和我說……”
喜歡三國征戰漢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征戰漢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