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張遼可沒準備逗他玩兒,陣線穩步推進,弓弩手交替掩護攻城部隊,渡河的木板很快便被鋪好,攻城的梯子一一立在城下。
守將為了自己美好的未來也是拚了,頂著連弩恐怖的火力覆蓋指揮士卒防守,很多人付出生命就是為了向下麵丟一塊大石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哪是那麼好防守的?張遼向戰場中投入了兩曲總計四百連弩手,兩曲互相交替射擊,瞬間能夠發射出上千枚弩箭,守城士卒就像是下餃子一樣一個個墜下城來。
眼瞅著就要擋不住了,守將立即下令分出兩千兵馬從水寨出擊,突襲張遼軍陣!
這倒不是他狂妄,事實上曆城真正難打的地方就在於此。
水寨就是個永遠防不住的真空地帶,除非用十幾萬兵馬層層設卡將曆城團團圍住,否則十萬以下的部隊拿曆城沒有任何辦法,曆城可以隨時內外展開配合,夜襲也十分方便。
可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水寨出兵倒不是不行,問題是沒有船啊……
張遼的騎兵在東西兩麵遊弋,曆城守將又不敢開城門派兵,隻能依靠僅剩的一些小船一點點兒的運,期望不被騎兵發現。
直到這個時候他依舊沒有察覺自己陷入了陷阱,還在為突襲士卒成功登陸而感到慶幸。
慶幸……這股慶幸剛升起來就被按了回去。
當突襲士卒準備動身的時候,城牆上的守軍忽然大聲喊叫讓他們趕緊原路返回。
回去是肯定回不去的,小船費了老大勁才把他們弄出來,弄回去還不知道要多長時間。
結果水軍忽然殺到,直接用樓船堵住了水寨的東門,徹底斷了東門出來的突襲部隊的後路,想要回去要麼走城門,要麼繞到西城。
可惜這兩個選項都無法選擇,一支騎兵停在了距離城門一百五十步的地方,恰好弓箭射不到,又恰好是騎兵衝鋒的最佳距離。
西城那邊同樣要命,騎兵不僅距離掌控得剛剛好,還拿出了弓箭,隨時準備對他們進行遠程打擊。
這一下兩支突襲的兵馬想要活下來就隻能就近結陣防守,依靠城牆上的士卒協同防禦來抵抗敵人。
其實仗打到這裡已經沒必要繼續打下去了,已經結束了。
曆城的防禦壓力至少增加了一倍,防禦陣線就因為這小小的兩千兵馬被活生生拉長了一半有餘。
原本足夠的防守兵力現在已經不夠了,除非守將當機立斷將這兩千人放棄,否則城牆上處處都是漏洞。
可是他能放棄嗎?必然是不能的。
都是當地百姓征募來的子弟兵,他要是放棄了說不定哪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就被人活活打死了。
張遼也放緩了進攻的節奏,要求守將立即投降。
結果也沒有出現什麼意外,守將權衡過後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
沒什麼可堅持的了,他又不是什麼大才,就是一縣令,如今守城的戰法被破,他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當人認清自己後就輕鬆了很多,不過輕鬆不是躺平的理由,沒什麼可以阻擋人前進的腳步。
守將就很想上進,他詢問自己到底是如何輸的。
畢竟曆城不是沒有被攻破過,在他之前最短也堅守了數月,像他這樣三天都沒堅持到的實在是太可笑了。
最終是疑似陣亡的周瑜給出了答案,事實上就是因為曆城實在是太好守了,容易到幾乎沒有人會去思考除了流傳下來的戰法以外的其他戰法,一定會遵循一直以來都行之有效的那一套。
然而隻要是戰法就有漏洞,不可能是完美的,周瑜針對的並不是這個守將,而是曆城流傳下來古老的戰法。
唯一和守將有關的就是他著實有點兒廢,張遼的佯攻他都頂不住,被騙出了突襲的部隊。
沒錯,張遼就是佯攻。
這一次按照周瑜的計劃,兩軍加起來損失都不到兩百。
如果強攻的話按照推算怎麼著也要半個月的時間,戰損上千人才行。
畢竟如果沒有周瑜的支持,張遼必定會三麵圍城,損失自然就大上許多,這還沒有算雙方打出仇怨後膠著的巷戰。
拿下曆城,周瑜順利通過了濟水上唯一的阻礙,一路西行準備直接進入大野澤,幫助太史慈拿下山陽郡、任成國、東平國和濟北國,以及將張合從水路送到泰山郡去。
喜歡三國征戰漢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征戰漢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