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港股的情況,錢金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超低估值的局麵?a股會不會港股化?”
錢金發現目前港股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了韭菜!
外國的老百姓很少會去投資陌生的港股市場,因此港股的散戶群體主要是本地的中產階級。
而最近幾年,中產階級大量移民,人數總共有二十多萬,這就導致散戶成了稀有動物。
沒有了散戶的參與,隻有一幫子機構在裡麵廝殺。
而這些機構都喜歡通過股指期貨做對衝,因此港股的交易量集中在幾隻恒生指數權重股上麵,除此之外的其它股票基本上都成了仙股。
仙股不僅僅是股價低,更可怕的是沒有成交量。
許多股票一天的交易金額低於十萬元,甚至還有零成交的股票!
錢金又突然發現,現在的北交所就類似於港股市場。
北交所把散戶拒之門外,以至於現在門前冷落鞍馬稀,連交易退市股票的三板市場都比北交所要強!
錢金依稀記得,一千多年前,老魏對老李說了一句話“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散戶就是股市裡的水,任何地區的股市都是得散戶者得天下。
港股和北交所沒有了散戶,因此變成死水一潭。
而滬深股市目前最大的優勢在於散戶眾多。
散戶喜歡追漲殺跌,散戶多,遊資才有生存空間,股市才能活躍。
如果全部是價值型投資者的話,大家隻買股息率大於5的股票,那麼整個市場就沒有了波動!
錢金尋思“一些狗屁磚家整天喊著要消滅散戶,由機構主導市場,他們就不想想,如果這個市場真的沒有了散戶,企業還想融資圈錢?印花稅還能收那麼多?沒有了散戶的a股也就值個1500點!難道他們希望滬深股市都變成北交所那個模樣?”
因此,提振股民信心、留住散戶確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這不,周一的股市還沒有開盤,某知名媒體又連夜發文,標題是《資本市場迎一攬子政策措施,釋放諸多利好信號》,與此同時,16家基金、券商密集出手自購,合計金額達10億元。
根據經驗,這些措施自然不可能扭轉頹勢,但錢金心想“股市已經持續下跌多日,即便沒有利好也該有個反彈,更何況如今利好不斷,因此周一出現一根大陽線的概率還是挺高的。”
豈料,8月21日,周一,股市剛剛開盤,滬深兩市又是低開低走。
早盤還算不錯,雖然大盤下跌,但是個股普漲,隻是一些大盤股拖後腿而已。
但是,到了下午,市場急轉直下,上證指數輕鬆跌破3100點,一點反抗都沒有。
看來又要準備3000點保衛戰了,熟悉的場景熟悉的味道,十幾年裝同一壺老酒。
老股民早已習以為常,
指數雖然創了新低,但個股跌幅並不慘烈,跌幅超過3的股票並不多,和過去千股跌停的壯觀場麵相比,不值一提。
跌幅榜上都是一些最近漲幅大的股票,比如券商股前段時間熱熱鬨鬨,今天普遍暴跌。
成交量繼續萎縮,說明沒有恐慌盤殺出,更多的人選擇了躺平。
錢金也選擇了躺平,因為大部分股票漲跌幅不大,既無法補倉,也無法獲利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