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金又看了一下其它幾次印花稅下調對股市的影響。
牛逼一點的是101novel.com08年,印花稅下調次日,大盤漲停。
差一點的是1998年,上證指數上漲265!
無論漲多漲少,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印花稅屬於實實在在的利好,消息一出,股市肯定會上漲。
但是,這個政策不能治本,因此隻是一種短期刺激,而不能改變長期趨勢,要想徹底由熊轉牛,還需要其它的政策配合。
錢金發現,除了降低印花稅之外,管理層同時又推出了以下幾個政策
第一,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錢金心想“每年的半年報披露期間都會造成新股發行減緩,因為一些公司必須重新準備半年報,而且階段性收緊ipo屬於短期行為,並沒有意義。這個政策可以選擇無視。”
但證監會對再融資的規定則屬於重大利好,按照規定“限製破發、破淨、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投資比例高的上市公司融資,限製金融公司和大市值公司的再融資,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淨和虧損限製。”
看到這則消息,錢金忽然間想起了華泰證券,這家公司也算是“良心”企業,在股價跌破淨資產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的推出280億元的配股方案,被股民罵的是狗血噴頭。
嘿嘿,按照最新的規定,華泰證券再想融資圈錢就不可能了!
早該如此!
第二條是將投資者融資買入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至80。
這純粹就是鼓勵大家貸款炒股,有利於活躍市場,但對股民而言並沒有好處。
不過,這第三條嘛,倒是挺有看頭。
最新的規定是“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目前股市的四座大山分彆是高價發行、ipo、再融資以及大股東減持。
現在證監會對減持做出限製,這肯定是一個進步。
但是,看完新聞之後,錢金又有些疑惑。
新聞中寫的是證監會對大股東減持股票“做出以下要求”。
“要求”兩個字有些模糊不清,到底屬於證監會的建議,還是以法律的形式進行規範?
如果大股東違反這個“要求”,證監會是對他立案調查呢?還是譴責兩句,自罰三杯呢?
錢金相信,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股東們肯定會按要求辦事,因為財政部同意降低印花稅,肯定是得到了更高層領導的同意。現在高層的意思很明確必須穩住市場!股市不能再跌了!
韭菜抱怨幾句可以不理,但是國際媒體發文諷刺a股,咱們的麵子往哪擱?咱不爭饅頭爭口氣,無論用什麼方法,先讓股市止跌再說。
此時,如果有哪個不開眼的大股東依然違規減持,稅務總局就要查他的稅收了,這些大老板哪個人經得起查?
所以,至少三個月之內,大股東們都會乖乖的聽話。
但是,以後呢?這個要求能持續多久?最好寫入法律法規,這樣才令人放心!
而且,這個減持的門檻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