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池絕塵,率軍終於抵達博羅城下。
遠望那座城池,便是越民所居的博羅城。
它並非中原常見的磚石結構,而是以土石夯砌而成,顯得古樸而粗獷。
城牆之上,野草隨風搖曳,仿佛是百越部落頑強生命力的象征。
城池四周,水澤蔓延,碧波蕩漾,倒映著藍天白雲和城牆的輪廓,宛如一幅動人的水墨畫卷。
城池隱沒在鬱鬱蔥蔥的林間,樹木的枝葉掩映著城牆,使得整座城池若隱若現,增添了幾分神秘感。
他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與果敢,隨即下令全軍就地安營紮寨,整備再戰。
秦池揮手一招,麾下士兵得令,迅速行動起來。
一時間,軍營內外人影綽綽,士兵們忙碌地穿梭在營地之間。
有的忙於搭建帳篷,有的則開始生火造飯,炊煙嫋嫋升起,與晚霞交織在一起,顯得彆有一番風味。
與此同時,秦池又命工匠們就地伐木,準備製造攻城器械。
隻見工匠們揮舞著斧頭,對準粗壯的樹木猛然劈去,木屑飛濺。
木材被砍倒後,他們迅速將其削成合適的形狀,組裝成簡易的投石機。
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為了即將到來的戰鬥做著充分的準備。
夜色漸濃,但營地中卻是燈火通明。
士兵們圍坐在火堆旁,有的磨刀,有的擦拭甲胄,每一道金屬碰撞的聲音都仿佛在訴說著戰士的堅毅與決心。
秦池則站在高處,遠眺那座仿佛沉睡的城池,一言不發。
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回炮逐漸組裝完畢,整齊地排列在營地的一角,它們就像一群沉睡的巨獸,等待著在戰場上展現威力。
而士兵們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凝聚起了一股不可阻擋的士氣!
……
與此同時,城中氣氛驟緊,一部眾疾馳而入,帶來緊急軍情。
部將神色凝重地前來稟報“將軍,秦軍已兵臨城下,旌旗蔽日,人馬眾多。”
夏漸鴻聞言,目光一凜,沉聲問道“敵軍大約有多少人?”
“回報將軍,約有四千餘人。”部下低頭應答,語氣中帶著幾分緊張。
夏漸鴻眉頭緊蹙,立刻召集部眾與城中越族長老朔勾議事。
眾人齊聚一堂,氣氛凝重。
“諸位,”夏漸鴻環視一周,緩緩開口,“秦軍已至城下,我們該如何應對?”
朔勾長老捋著長須,沉思片刻後說道“秦軍雖眾,但我們博羅城高牆厚,物資充足,隻需堅守不出,等待主帥派來援軍,屆時內外夾擊,必能破敵。”
夏漸鴻點頭表示讚同“長老所言極是,但我們城中精銳僅有兩三千人,且博羅是聯絡閩中、東甌的要衝,絕不能有失,;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拖延時間。”
不是桀駿大意隻留下那麼點人,而是他本來就隻有那麼點人。
和秦軍動輒幾十萬大軍相比,越人能抽個數千鎮守城池,也算是“大軍”了!
眾人議論紛紛,最後夏漸鴻提出一個計策“我們可以派出使者,假意與秦軍和談,以此拖延時間,同時,加強城防,準備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