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四個巨星前任!
在晉級到了丙級聯賽之後,梅特奧的所有球員都能感受得到與以往的不同。
事實上,在上個賽季的下半段,他們的財政狀況就有了明顯的改善。隻是那時候俱樂部內的運作還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因此他們隻是覺得自己在球隊踢球訓練的日子似乎沒有以前那麼艱苦了,他們可以把更多地專注在足球本身。並且,由他們的主帥伊蕾所引入的,與聯賽中的表現直接掛鉤的獎金政策更是極大地刺激了他們。
而在新賽季的伊始,俱樂部就添了很多東西,甚至是人員。
在梅特奧晉級到了丙級之後,伊蕾不僅一口氣將他們的廣告費用提升了400,還給俱樂部寫了報告,向克裡克斯女士要求了許多。這些有軟件上的,也有硬件上的。除了多聘請一名主教練的助理、體能教練、靠譜的守門員教練、以及擴充隊醫的隊伍之外,她還增加了俱樂部內健身房的訓練器材、簡易的醫療器材,她甚至向克裡克斯女士要求了一個俱樂部內的小型餐廳,以及配套的廚師。
伊蕾堅信這些一次帶來的變化會讓球員們在新賽季之後進入俱樂部的時候清晰明了地感受到他們現在已經與一年前的那支頂級聯賽俱樂部不同了。這會讓他們有更強的緊迫感,讓這些球員們更努力地向成為一名職業球員而努力。
伊蕾花了一整個夏天的時間為這些做出努力,並為了球員們而向俱樂部施加壓力,並思考這些俱樂部設施上的變化會對球員本人的變化帶來怎樣的催化作用。
可她沒能想到科維爾的到來。
這個男孩對於她來說,簡直就是一份讓她欣喜若狂的意外禮物。
科維爾從來的第一天起就為梅特奧注入了新的活力。這是一名由捷克的頂級豪門球隊,布拉格斯巴達隊的青訓營培養出來的球員。從他十二歲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球員,並且以足球為生就已經是他的人生目標了。
儘管他現在才隻有十七歲,並且才被自己在乙級的母隊青年隊拒絕一份續約合同,但他並沒有因為遭到這一打擊而一蹶不振。相反,他在參加訓練的時候變得更為認真努力,並且他對待足球的態度已經完全符合了一名職業球員的標準。
他習慣在教練所要求的時間以前來到俱樂部對自己進行加訓,他習慣在和隊友們合訓的時候全神貫注。他的觀察力極強,不需要任何人提醒,就自己在梅特奧的球員們打開更衣室的大門時發現了門背後的五條禁令,並十分自覺地在訓練時將自己的手機交給伊蕾的助理杜曆卡。
他總是會在訓練的間隙主動詢問教練,他剛才的表現怎麼樣,是否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應該怎樣改進。並就此和伊蕾交換他的想法,告訴對方他在訓練中的感受。
僅在這個看起來有些太瘦了的男孩來到梅特奧試訓的第一天,他就極大地震撼了梅特奧的正式球員們,皮什切克更是在更衣室裡一遍又一遍地問他的隊友們“他是誰!”“他怎麼會這樣!”“他到底是魔頭從哪裡找來的親衛隊成員!”“天啊他都這樣了還讓我們怎麼活!”“我隻是想在俱樂部輕鬆愉快地踢球,能滿足我卑微的願望嗎!”
而比起梅特奧隊的其他球員,科維爾的到來所給希羅科夫帶去的震撼或許是最直擊內心的。
這個俄羅斯人有著和科維爾相似的經曆。他們一個出身捷克甲級聯賽的豪門球隊,布拉格斯巴達隊的青訓營,另一個則從小就在俄羅斯超級聯賽的頂級強隊莫斯科中央陸軍的青訓營接受訓練,希羅科夫甚至比科維爾還要早了兩年進入青訓營學習。隻不過,科維爾是在十七歲的這年被俱樂部在乙級聯賽的青年隊拒絕續約合同。而希羅科夫則是連青年隊的比賽都沒能踢上這就直接被青訓營內的教練十分委婉地告知他並不適合以足球為生。
可同樣是被自己的母隊所放棄,他們兩人所選擇的道路卻是截然不同的。
科維爾選擇了抗爭,而希羅科夫則選擇了妥協。
無論是哪一種選擇都值得尊敬,無論是哪一種選擇都讓他們積極地麵對自己的人生以及未來。
但是現在,他們在同一支俱樂部,這讓俄羅斯人在看到科維爾之後久久無法平靜。
他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在少年時代所為之奮鬥了多年的夢。
僅在兩天後,伊蕾就宣布她已經決定為俱樂部簽下科維爾,讓這名年僅十七歲的球員成為梅特奧的一員,他們得在更衣室給科維爾安排一個位置了。
而就是在又一個星期後,希羅科夫告訴伊蕾,他已經辭去了自己在高檔旅店的工作,從現在起,他將再不會因為隔三差五的夜班而影響到體能,在梅特奧踢球將成為他唯一的工作。他將儘其所能地幫助球隊儘快升至乙級聯賽,並成為一名真正的職業球員。
這成為了一個信號,這個信號讓球員們考慮他們究竟是在該丙級聯賽中就辭去自己的另外一份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足球、投入梅特奧,還是繼續一邊工作一邊踢球的兼職生涯。
可以想到的是,當希羅科夫在一個看起來沒什麼特彆的日子裡突然在更衣室宣布他已經辭去自己在旅店的工作,打算成為一名“職業”球員的時候,他的隊友們一定會在為他的這一決定送上掌聲並祝賀他的時候思考起了很多東西。
這對於伊蕾來說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結點。當她從海因茨那裡得知了這一消息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必須得在這個時候做些什麼了。
自私一些地說,她希望球隊裡能夠有更多“職業”踢球的球員。並且,她也很討厭球員們被彆的東西分去心神的感覺。那種感覺十分糟糕,就好像她明明知道這名球員可以在比賽中有更好的表現,明明知道這名球員應該可以進步得再更快一些,可就是有那麼多的東西阻礙了他,絆住了他前進的腳步。
在一刻不停地快速前進時,她無法也沒可能有餘力去為每一名球員都仔細思考好退路。她所考慮的,隻能是如何在保持隊內穩定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提升球隊的實力。
於是伊蕾在思考了許久之後,決定在一切維持原樣的基礎上將自己做翻譯所得到的所有薪金全都補貼進球隊的獎金資金池,並以此來加大獎金的力度。雖然說,伊蕾那一個月六千至八千歐元的薪水對於一整個足球隊來說並不會很多,可誰說球隊給予球員的獎金,是要分攤到每個人的頭上的呢?
如果這些獎金隻分發給五六名球員,那麼它們對於一名在捷克的業餘聯賽踢球的球員來說,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大的一筆錢了。雖然說一邊做球隊的主教練一邊還要在外麵接活兒拿來補貼球隊會十分辛苦,並且短時間內她做翻譯所能拿到的薪水上升的空間也十分有限,可她決定就先這麼做了,至於以後的事,她以後再去思考。
也就是在伊蕾以自掏腰包的方式增加了球隊的獎金力度,並將獎金的發放由原先的一月一次改為每輪聯賽一次之後的第二周,薩拉卡就來到了伊蕾的辦公室。
這個在伊蕾看來,薩拉卡實在是隊裡最一點就透的球員了。很多話你完全不需要和他說完,他就已經能夠明白你的意思。並且,他實在是個調節氣氛的好能手。如果說,曾經在她所執教過的球隊中擔任過隊長的海因茨能夠成為一名很好的球隊隊長,那麼薩拉卡就一定是一個風格和海因茨完全不同的球隊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