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都是已經發生過的。
而劉裕又並非容易誌得意滿之人。
他隻是嘴角勾起了一絲淺笑,認真聆聽下文。
因為後麵就要說到他現在所處的局勢了。
“當時東晉的皇帝是晉安帝司馬德宗。
說起來這個司馬德宗比晉惠帝司馬衷還大大的不如。
若說司馬昭是愚笨,那司馬德宗就完全是個智障了。
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也基本上不會說話。
因此朝廷大權就落到了司馬德宗的叔父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手中了。
這倆人也都不是什麼好鳥。
除了整日排除異己、打壓王謝桓庾等舊日大族之外沒乾過什麼正事。
這一番折騰下來,整個朝廷內外、士族上下不滿之心愈加強烈。
這也就讓雄踞荊州的桓溫之子桓玄看到了機會。
眾所周知荊州自漢末來就是軍事重鎮。
桓玄背靠長江天險,手中又握有重兵。
而孫恩之亂也讓東晉的軍事力量遭到不小的削弱。
於是桓玄開始蠢蠢欲動的謀劃造反一事。”
趙匡胤搖搖頭道:“桓玄比其父桓溫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若是換做是桓溫來,沒準真就能成功了。”
任小天聳聳肩道:“可說呢。
司馬道子父子雖然是昏聵,但並非是傻子。
桓玄的動向自然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於是司馬元顯想著先下手為強,儘攜大軍攻向荊楚之地。
桓玄大軍則趁司馬元顯立足未穩之際試圖奇襲。
司馬元顯緊急派遣劉牢之所部前往抵擋。
劉裕作為劉牢之的麾下,自然也隨軍前往。
二軍甫一接觸,劉裕就請命帶兵主動攻擊。
卻被劉牢之給攔了下來。
原因無他,隻是劉牢之這會又起了小心思。
在其族舅何穆的勸說下,劉牢之打算叛降桓玄。
儘管部將何無忌、劉裕等人極力勸說,卻也不能讓劉牢之打消這個想法。
於是整個北府兵在沒有抵抗的情況全部投降了桓玄。
失去北府兵這最後的精銳,司馬元顯一路敗退逃回了建康城。
後來在守城戰中再度被桓玄擊潰,最終被擒獲後斬首示眾。
司馬道子也在被流放的路上又被桓玄毒酒賜死。
至此大權儘歸桓玄之手。”
劉邦搖頭感慨道:“這仗打的也是夠荒誕的。
我有一點想不明白,這個劉牢之怎麼好端端的就投降了?
之前我也聽小天你說過此人,淝水之戰時他不是打仗還挺英勇來著?
不太會像是貪生怕死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