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要送一批東西出去,你們要捎東西就儘快。那邊天冷得早,軍中發棉服晚,最好也提前準備。”平時差役懶得說太多,看在這一海碗加了肉的麵條的份上,耐著性子交代了兩句。
陸母連連感謝,顧不上其他,立刻解了圍裙拉著杜微瀾去街上買布料,買棉花。留阿黎和陸明在鋪子裡收拾。
棉花是前朝時候朝廷推廣種植的,如今價格倒是不高,比獸皮便宜許多。
陸母聽人說冷,買了十斤棉花,又買了粗布細布各一匹,粗布是黑色的,細布是淺藍的。
婆媳二人討價還價一番,把開餛飩鋪以來的所有利潤都拿來換了這些東西。
回去的路上,陸母扛著比較沉的布料,讓兒媳背暄軟的棉花,回到家,兩人都是一頭汗。
陸母的丈夫陸鬆柏沒駐守過北地,李迎春的丈夫以前倒是北地駐軍。找李迎春打聽了做什麼衣服合適,陸母便拉著杜微瀾忙碌起來。
陸清江在邊境,又不是去相看,做衣服自然不多講究,需要的是暖和抗風。外頭一層粗布加一層細布,內裡用細布。好看不到什麼地方,勝在暖和。
布料買得多,裁剪好陸清江的衣物,還剩下不少布料。
這次布料的顏色杜微瀾不喜歡,勝在價格公道。杜微瀾乾脆按照陸母做的棉襖尺寸,收放了一點量,做了一大一小兩套裡衣。陸清江今年十七,約莫還能長個子,小的那一套現在穿合適,大的一套可以過些日子穿。
杜微瀾小時候聽祖父講戰場上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糧草補給不及時餓肚子,就是一套衣裳能穿遍整個軍營。
杜微瀾將心比心,棉襖也就罷了,若是裡衣也被旁人穿,想想就讓人受不了。
她在衣角袖口縫上姓氏,又加了三根水波紋。
家裡忙著做衣服,兩個小孩子就乾活賣餛飩。
擀皮調餡他們做不好,包餛飩煮餛飩,擦桌子收銅板是會的,杜微瀾和陸母準備好餛飩皮和餡料,阿黎就悶頭包餛飩煮餛飩,陸明負責燒火擦桌子。兩個小孩迎來送往,倒是幫了不少忙。
忙忙碌碌的三天過去,將兩壇子鹹菜和肉醬,以及衣物交給差役,一家子都鬆了一口氣,實在是太累了。
陸母其實是有準備的,提前做了三雙鞋,隻是沒想到衣服要得如此急,這才五月,就要準備棉衣了。
看著兒子托人送回來的二兩銀子,陸母又高興了。
她不知道軍餉怎麼會提前發,而且還是五兩銀子,也不計較陸清江要拿三兩銀子吃肉,反正看到這二兩銀子就高興。
杜微瀾心裡打嘀咕,她也不清楚新帝在搞什麼幺蛾子。發軍餉這麼麻利,稅收要漲的吧?
給陸清江送了東西後,一家子又恢複了平時的規律。
陸家賣餛飩,隔壁李迎春賣燒餅,發不了財,但也有進項,一個月下來,能有差不多一貫的收入。
臨近端午,杜微瀾準備賣幾天粽子,她和陸明一起去河邊采了箬葉,回家清洗乾淨包粽子。
陸母見劉文劉武一邊幫著賣燒餅一邊溫習功課,便想著讓陸明也讀些書。
有陸家擔保,衙門查實後,給陸明落了戶,如今陸明是實實在在的陸家人。
“陸明若是讀書好,以後也能科舉。讓你大哥教你。”陸母笑眯眯的,想到大兒子,她就覺得未來有奔頭。
喜歡前太子她真有皇位要繼承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前太子她真有皇位要繼承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