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傾盆,一座破廟內,諸葛神君躺在地上,在他身邊正跪著一個年輕人臉上露出一絲悲傷之色,正是百曉生。
“徒兒。”諸葛神君咳嗽了一聲,百曉生趕緊上前,將其攙扶起來。
“師尊。”百曉生失聲痛哭起來,不知道如何是好。
“徒兒,為師恐怕不行了。索性的是,已經滅掉了魔刀門,也算是報仇了。現在我擔心的是你。”諸葛神君強提著一口氣,說道:“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了,現在的大明,已經失去了武林高手生存的土壤了,明王倒行逆施,欺壓江湖中人,遲早會遭報應的。”
“若非大明軍隊,師父也不會受傷,這都是明王的錯。弟子有朝一日,一定會為師父報仇的。”百曉生咬牙切齒的說道。
“徒弟,離開大明,記住了嗎?”諸葛神君看著自己的弟子,說道:“明王野心勃勃,想要掌控江湖,從而使大明的國力暴增,天下人是不會答應他的。”
“是,弟子知道了。”百曉生趕緊說道。
“是,弟子前往北宋。”百曉生接過玉佩,借著閃電,看出玉佩中間雕刻著一隻飛燕,他並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但還是將玉佩收了起來。
“可惜,我再也不能返回故土了。”諸葛神君長歎了一聲,雙目望著西方,好像是在想著什麼。
“哼,強中自有強中手。且不說明王的武功,就是大明的國力在諸國之中,也是最弱的,大隋和大宋都想奪取大明的疆土,你不如前往兩國,遊說兩國高官,請兩國擊之,必定能滅大明。”中年文人冷哼哼的說道。
百曉生試探了一下,發現自己的師父已經死去,頓時失聲痛哭起來。
“怎麼可能?施展輕功就是耗費內力的,至於利用內力擋住暴雨的襲擊,短時間內或許能行,但長時間肯定不行。”歸海一刀搖搖頭,說道:“或許神侯也不行。”
也不知道跑了多久,上官海棠才停了下來,她掃了四周一眼,雙目中難掩慌亂和警惕。
“姓向?大荒武功高強的人真多,隻是不知道眼前之人能不能幫自己報仇。”百曉生看著對方離去的身影,臉上露出一絲震驚。
雨夜之中,歸海一刀、上官海棠兩人身上都披著一件蓑衣,實際上,在眼前的這種情況下,這件蓑衣實際上並沒有任何作用。
“前輩武功高強,相信殺明王如同探囊取物一樣,為何不親手殺了明王呢?還需要讓晚輩行走天下,請各大諸侯國一起消滅明王呢!”百曉生編輯兵器譜,自然聰慧的很,一下子就找出了其中的奧秘。
“哼,自己的師父已經死了,你這個無用之人隻能在一邊痛哭,又有什麼作用呢?你應該想著去報仇。”一陣冷哼聲傳來,就見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身邊,仔細一看,卻是一個中年文人,溫文爾雅,隻是一雙眸子當中多了一些邪意。
“本座姓向,日後你自然會知道本座的姓名和來曆。”中年文人緩緩而行,大雨傾盆,對方好像是閒庭信步一樣,顯得十分輕鬆。
“一刀,我問你,剛才那場大雨之中,若是你施展輕功飛行,身上也沒有穿蓑衣,你的內力能將傾盆大雨抵擋在外麵,不將衣服打濕嗎?”上官海棠麵色凝重。
上官海棠正準備說話,忽然好像看到了什麼,麵色大變,想也不想,狠狠的抽了一下戰馬,飛奔而跑,身後的歸海一刀見狀,也不敢怠慢,緊隨其後,飛快的消失在官道之上。
“可是我卻見到一人,在暴雨之中,沒有穿蓑衣,施展輕功,閒庭信步,暴雨被隔了數丈之外,全身上下應該都是乾燥的。”上官海棠搖搖頭,說道:“我看的出來,對方並非短時間行走在山林之中,而是長時間的行走。”
“我的仇人是明王,如何能報仇?”百曉生看著對方,忍不住說道:“明王武功高強,身邊高手眾多,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去北宋,燕子塢去找一個叫做慕容博的人,告訴他大明發生的一切。”諸葛神君歎了口氣,掙紮從懷裡摸出一塊玉佩,遞給百曉生說道:“他會安排你的。”
百曉生看見對方連雨具都沒有,而衣服卻是顯得十分乾燥,傾盆大雨根本落不到他的身上,甚至連鞋子都是乾的,心中駭然,當下趕緊詢問道:“敢問前輩尊姓大名?”
“海棠,你怎麼了?剛才我發現了一個破廟,百曉生和諸葛神君或許就在那個破廟之中,隻要找到對方,百曉生若是不為王上所用,我們也可以除掉對方,以絕後患。”歸海一刀有些好奇。言語之中倒是沒有多少責怪。
“你又是誰?為何要和我說這些?”百曉生望著對方,目光中儘是懷疑之色。
“我是誰,你不用想這麼多,總之,我是保護害你的。你和我都是有共同的目標。”中年文人輕笑道:“你也不用擔心我會殺你,我想要殺你的話,你早就死了。”
“海棠,我們找個地方避避雨吧!這雨也太大了。”歸海一刀勸說道。
“傳聞你編輯了大明兵器譜,以前老夫認為這是你師父諸葛神君的功勞,現在看來,你還是有些智謀的,既然如此,你應該知道,有些事情你知道的太多,未必是好事。”中年文人淡淡的掃了他一眼,雙目如閃電,讓百曉生心生恐懼。
“隻要你完成了老夫交代的任務,你肯定能為你師尊報仇的。”中年文人轉身就走,徑自出了破廟。
“果真如此?”歸海一刀聽了神情大變,他這個時候才知道上官海棠為何會變成如此模樣,當下說道:“除非對方已經入了先天,先天之力源源不斷,可以補充他的消耗,才能將暴雨隔出數丈之外,才能做到輕鬆嫻熟。隻是我大明什麼時候出現了這樣的人物。”
“是啊!連東方不敗都不是先天高手。走,回去,趕緊將這件事情稟報王上。”上官海棠調轉馬頭,朝京師而去,至於百曉生早就被他們忘卻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