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的好意,朕已知。但我等的形勢依然嚴峻,卿家要把心思放在正地方。”
“臣等謹記官家教誨。”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
趙昺點點頭,也不能說的太過了,畢竟人家都是好意。
短手銃測試完畢,性能和威力都還可以,這玩意兒十步之內,絕對是洞穿鐵甲的存在。
在後世鉛彈是被禁止的,但在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這“公約”那“法庭”的。
射程之內,皆是真理!
不服氣?一槍乾趴下。
十米之外,槍快;十米之內槍是又快又準!誰的拳頭大,誰的拳頭硬,誰牛逼,誰說的算。
後世之所以禁用鉛彈,是因為鉛彈比較軟,彈頭會發生嚴重形變甚至破裂,在目標內部形成喇叭狀空腔,傷口巨大。
另一個原因是“鉛”有毒。
在這個時代,醫療條件有限,一旦受傷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基本上沒救了。
100米的距離,命中頭部死亡率九成,左胸(心臟附近)十成,右胸七成,腹部七成。
四肢兩成,除了截肢,其他基本都是等死了。
臭名昭著的“達姆彈”就是英國佬搞出來的東西。
剩下的就是步兵用的十支長筒燧發槍的測試了。
張有德一揮手,十名測試員從不遠處邁著整齊的步伐跑步而來。
為了保證製造局的安全,這些匠人和他們的家屬,都是要進行簡單的軍事訓練的。
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路跟隨陳大舉南下的。
從福建東南沿海開始反抗蒙元朝廷,絕大部分人大小戰事也是經曆過一些的。
十名匠人,一字排開,每人分得數枚槍彈。
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自己熟悉得很。轉眼間,試射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匠人們槍托抵肩,略微歪著頭部,平舉燧發槍,目視前方一百步的人形木靶。
一動不動,穩若泰山。
隻等著趙昺的一聲令下。
“官家,火槍測試準備完畢,請官家下令。”李恩看了看準備停當的測試人員,轉過身對著趙昺說道。
一百步,150米的距離,錐形旋轉彈頭能否射中人形靶子的“要害”部位,就看這一把了。
火繩槍沒有膛線,製作起來相對簡單很多。燧發槍的膛線還是很很難搞的,都是一絲一毫地鉤刻出來,難度相當得大。
此刻趙昺的心裡還是挺緊張的,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然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穩定住既激動又略顯不安的心神,默默祈禱著測試順順利利的。
畢竟這玩意比火繩槍要先進的多得多,射速更快,射程更遠,彈道更加穩定,威力也更強悍。
而且不會因為槍筒外麵掛一根燃燒的火繩在黑夜裡暴露自己。
更不會因為燃燒的火繩發生意外事故。
“官家?”看見趙昺在發呆,李恩站在一旁小聲地提醒著。
“哦,既然都準備好了,那就由你決斷吧。”
“陛下,請隨小的這邊請。”
李恩可不敢讓趙昺離得太近了,誰能保證100%的不會炸膛?
識時務者為俊傑,這一次趙昺自己走的,再不走的話,又要被這些人“拎”起來。
趙昺和眾人走到了安全區域,李恩走到隊伍的側麵,大喊一聲:“預備,放!”
話音一落,
“啪啪啪啪啪!”十支燧發槍幾乎同時開火。
150米的距離,彈頭破開空氣,急速旋轉著,一眨眼不到半秒鐘的時間便已經擊中了木人靶。
“嘭嘭嘭嘭嘭!”槍彈擊中木頭,發出瘮人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