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我們自己的技術、理念上的優勢,引領貴國的半導體產業在正確的方向上發展,這個才是我們開創晶圓廠的主要目的。
最困難的估算,十年之後,我相信貴國的電子產業一定會全球產業鏈裡麵,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過,這種投入是海量的,尤其是在初期。
眼前的這點錢,”川西信秀搖了搖頭,歎息道,“遠遠不夠!”
川西信秀的這一番話,是站在從業者的角度,說出來的內行話,完全沒有打擊劉廣林信心的意思。
但實際上,事實隻會比川西信秀說的還殘酷。
“造不如買”之所以有市場,那確實是因為有需求,現狀如此。
比方說,造一台普通精度級的機床可能要花掉一百萬元,而買一台精密級的機床隻要十萬米金,這個怎麼比?
精密等級是你自己造的兩倍,價錢還便宜,根本沒得比好吧。
這還隻是“造不如買”在普通製造業上的體現,要是放到半導體產業,那就更不得了,你沒得選,隻能買!
所以,這種買辦思想在九十年代甚至到二十一世紀初,都在大行其道是有其曆史原因的。
所謂政見不同,就是這種種思想上的不同;思想上的不統一,必然會導致黨爭我認為‘造不如買’,你偏要造,那我就給你下絆子!
這些事是一定會發生的。
但,那又怎麼樣?想到後來某女士腳踝上的電子鐐銬,劉廣林不覺得自己現在的處境,會比他們那時的處境更艱難。
“不要緊,川西先生,金錢上的事情我會想到辦法的。”劉廣林自信地笑著說,“這個不是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我因為自己身份的原因,沒有辦法直接參與進來,所以,這一塊的事情就交給你全權負責吧。
暫時,一切都按照你的想法來搞!你隻需要和我溝通一下就行。”
“這樣的話,我一定不會讓先生您失望的!”川西信秀有點激動,“我目前的想法,是在注資史密斯兄弟公司的同時,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用來收購一些基礎條件好的軟件公司。
雖然收購花費不大,但後期投入還是很大的。
先生,您要有一個心理準備。”
這個準備劉廣林當然有,想到後世,我國最大的一家軟件公司,兩千多人的規模,一年要吃掉兩百個億。
簡直是吞金獸。
但劉廣林還是點頭應許下來,“好的,接下來,我們談談對在大陸建廠的詳細規劃吧。
因為政治方麵的原因,你是不可能直接出麵管理的。
而對於怎麼管理一座晶圓廠,還是在配合你的思路想法的前提下,管理好一座晶圓廠,這不是史密斯兄弟有能力做的事情。
我想,我們應該招聘一位管理人才。
這一塊,你有什麼推薦?”
管理人才和那些金融業名人不一樣,因為話題熱度的問題,極少公之於眾。劉廣林想找後世那些名人,也不知道從何找起。
不料,川西信秀卻自信一笑,“鄙人的一位親屬,妻妹笠原夕貴,東大經營學畢業,哈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的博士。
目前負責ib在米國本土業務運營。
如果您得到了她的幫助,我認為,在管理晶圓廠和軟件公司這一塊,她應該不會讓您操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