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外,腳步舒緩的行人,隨風起舞的落葉,以及被時光雕琢過的老舊街道,構成了一個普通的秋日正午畫卷。
餘書記聽得出來,劉廣林這是有話要說。
不過,這話可能有些不太適合和自己這個身份的領導說,所以才作了這麼長的鋪墊。
自己是什麼身份,就說什麼樣的話;對什麼身份的人,說什麼樣的話。
小劉在自我修養這一塊不差,自知自明是真的做到了。
這讓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餘書記,提高了注意力。
“你說,哪怕驚世駭俗一點,也沒什麼關係。”
劉廣林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微側著身體,看著餘書記認真說道“從您提出要狠抓黨建工作,尤其是要狠抓乾部隊伍素質這一點上,我是否可以認為,您對目前廣大乾部政治素質、業務能力都不滿意嗎?”
“當然!”餘書記沒有多餘的話,神情很嚴肅,“你繼續!”
“那麼,我們這次黨建工作的側重,就要放在廣大乾部政治素質的培養、業務能力的培訓上。
這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塊。而且,這兩個區塊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判斷標準和教育方式。
想把這兩塊一起抓起來,齊頭並進,其實很難。
難就難在,沒有一個長效的培訓機製和考核標準。
如果省委不能就此搞出一套切合實際的機製流程出來,我們在這上麵無論做多少工作,都很難完成您的想法,達到您的要求。
因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餘書記苦笑一聲,“有了規矩,就有了漏洞。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莫過於此!”
劉廣林也是一聲輕歎,想起了後世,多少好政策,被下麵更好的對策給整的麵目全非。
但,這不是不出台政策、不確立製度的理由。
所以,餘書記在一陣沉思結束之後,開始詢問劉廣林對這種培訓製度的考慮。
“餘書記,您知道的,我的很多想法不成熟,我是抱著學習目的來向您請教的。”
唉!
餘書記在心裡一聲長歎,這就是官場,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尊重領導。發展到現在,這已經不是禮節,是規矩了。
“你說吧,說對說錯都沒有關係,相互探討。”
“這樣長期的機製,尤其是涉及到思想政治方麵的學習製度,是一個涉及到黨政基礎的重要製度。
要想單獨拿出這樣一個製度來,不是我們楚天省委能做得到的,沒有這個權力。
所以,我們就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製度,生活會、學習會以及黨校的培訓製度。
我的想法,是把這三者作一個有機的結合。
黨政領導,在生活會上提下一階段的學習要求,這是突出並鞏固‘黨領導一切’的舉措。
這屬於我理解的政治正確。
黨政領導在生活會上提出學習要求之後,學習會要迅速布置下去學習時間、學習任務,以及學習考核的時間。
考核的學習分不是若有若無的東西,是和績效獎金直接掛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