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大家都在看自已,李諾一攤攤手說:
“我沒有危言聳聽,確實是這樣,你們想想,直升機上裝著火箭彈,繞到山頭後麵,瞬間就能將幾十發火箭彈打出去。”
“我們沒有質疑你說的話,我們是擔心你說的一旦成為了事實,那戰場上的局麵就更加殘酷了。”
老陳聽到李諾一誤會了他們的意思,立即做出了解釋。
“你有什麼好辦法對付這種飛機嗎?”
老李更加急於知道李諾一的解決方案,等老陳的話音剛落,他就迫不及待地問了出來。
李諾一停頓了幾秒,理了下自已的思路,再看看一雙雙期盼的眼神,他儘量用平靜的語氣回答道:
“沒有什麼完美的辦法,但是可以從這幾個方麵加強部隊的裝備。”
眾人聽他說完這句,沒什麼大的反應,仍舊目不轉睛注視著李諾一,期待他
李諾一咽了下口水,繼續說道:
“首先要提供足夠多的高射機槍到陣地上,大口徑高射速的高射機槍是對付直升機的有效手段。”
根據李諾一的判斷,美軍即便是認識到了直升機的重要性,一時之間也無法完善好直升機的防禦裝甲,這是他從越戰中的經驗做出的判斷。
越戰中,美軍較為重視直升機的火力配置,但是在防禦上,還顯得比較薄弱,高射機槍會給他們帶來重創。
從經濟角度來說,李諾一首先選擇高射機槍作為基礎的防禦手段,高射機槍製造起來也沒有那麼艱難,同時也可以從蘇聯那邊獲得。
蘇聯的M38
46式重機槍加上索克洛夫倫架,就能對空射擊,變為有效的高射機槍,誌願軍裝備了不少,不過大多都裝備在防空部隊裡。
這種機槍也叫德什卡高射機槍,是1934年就開始生產了,雖然年代早,但是性能強悍,理論射速可達每分鐘600發,對空射程有2500米。
當然,按老毛子一貫的作風,這個射速是被誇大了,實際作戰時射速大概能到125發,不過對付直升機也夠了。
雖然是12.7毫米的子彈,但是槍身也因此沒那麼重,比起更大口徑的槍,更加適合部署在一線陣地上。
李諾一決定將索克洛夫倫槍架用後世的新材料改造一下,這樣的話,沉重的槍架大幅度減重後,就能便於部隊攜帶了。
“隻是增加高射機槍的話,還不算太難,我們內部就可以調配,也可以向蘇聯方麵提出特彆的要求。”
“是的,除了高射機槍,我提供的自行防空車上的轉膛炮,也是對付直升機的利器。”
“嗯,有了你那些防空車後,我們可以調配的高射機槍就更多了,不過小李,隻是高射機槍就可以了嗎?”
和李諾一交流了幾句,老李更想知道還有些什麼他想不到的手段。
“高射機槍由於比較重,陣地往往是固定的,射程和數量限製了它封鎖空域的範圍,直升機相對靈活,一定程度可以憑借速度,避開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