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方承擔所有損失,這是戰爭最終的結果。
頂不住之前,戰敗方不會覺得自己會是頂不住的一方,最終又不得不承認自己是頂不住的一方。
慈悲城和器城一戰,明麵上慈悲城明明占據壓倒性優勢,結果慈悲城已經被打成了千瘡百孔,器城依然穩如九重山,甚至越來越繁華。
紙麵上,不管是技藝還是財富還是修為還是戰力還是人脈····
結果全都沒用。
已經有了兵敗如山倒之勢,再不儘快停戰,慈悲城那些大家族有轟然倒塌的可能。
主要是,戰打成這樣,雙方不是誰熬得過誰的問題,隻有慈悲城在苦苦煎熬中,器城壓根沒在熬,安居樂業的,周某人經常大搖大擺的出門,都沒人刺殺他了。
誰敢說這是真人?
不敢試,風險跟收益不成比例。
打個假人把命搭上去的話,會成為殺手界的笑話。
慈悲城也有法器人出門晃蕩,結果很容易受到攻擊,被打爆為止。
氣都氣不過來。
全麵占優,全麵落敗。
慈悲城敗成這樣,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擎天逍遙苦笑一聲“周城主說個數聽聽,慈悲城積累足夠,隻要不是太誇張的數字,應該能湊的出來,儘快平息,以和為貴。”
如果能和平下來,錢對於慈悲城來說其實都不算事,僅僅是法器人就讓他們賺了不少錢。
有些人賺錢真的很容易的樣子,慈悲城更是錢多到花不出去。
“本城主從來不管賬,具體多少得讓下麵人好好算一算,免得說本城主胡亂獅子開大口,壞了名聲。”
你有名聲····就好。
“周城主確實講理,既然大家都講理,最好不過了。
能把這事調停下來,也是美德。”
擎天逍遙又說,“還有一種聲音說,交戰雙方各自承擔損失才比較合理····”
“那是休戰,不是停戰。
休戰狀態下,隨時可以再開戰。
本城主不太所謂,不管是休戰還是暫時停戰或者永久停戰,都能接受。”
休戰一陣,等對方麻痹了,再下一把狠手,也可以。
兵者詭道也,休戰也是戰術的一種。
僅僅隻是戰術,戰爭沒有結束。
暫時停戰,屬於談判時間,停下來各方談一談,談不攏再打。
永久停戰則是徹底把恩怨揭過,戰敗方賠付戰勝方所有損失,滿足各種條件,簽訂和平協議,雙方不打不相識,從此就是好朋友。
擎天逍遙說“貧道自然覺得永久停戰比較好,隻要不打了,江湖各方監督雙方不得再起摩擦,就算雙方隻是暫時放不下這段仇怨,時間久了慢慢也會淡忘。”
“器城是和平、友好的地方,隻要慈悲城賠償一切損失,不再挑釁,自然不會再起戰火····”
“有聲音說不能由慈悲城全額賠償器城的一切損失,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之所以打起來器城這邊也有責任,必須承擔一部分的損失,才能引以為戒。
否則,若是一方發了戰爭財,隻會引起更多的江湖紛爭,以後會有更多血腥亂戰,不是好事。”
“那就不是本城主的責任了,受欺負的一方自衛反擊還要各打五十大板的話,隻會惡意橫行,後果更加不堪。”
這個問題非要討論起來就大了,各種觀點都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