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笑道:“子龍,你身為主將,一切當以你為主!”
趙雲心中腹誹不已。
之前全是賈詡和龐統來布置,到了最後就又說是趙雲為主。
趙雲實在是搞不懂這個老狐狸在想什麼。
但趙雲以大事為重,馬上下令各部兵馬壓上去,拖住江東軍退兵的腳步。
隻是孫策早就做好了應對之策,在後退的路上布置了各種障礙。
特彆是淩統,自告奮勇留下來阻擊劉軍。
這小子想要為父報仇的心太急切了。
事實上,還真的被淩統給擊敗了一部分追兵,最後安全離開。
總之劉軍再強大,也難以追上了一心要後退且熟悉地形的江東軍。
張昭就走了一段路,發現孫策已經往著柴桑後退,他立刻調轉馬頭回去給周瑜報信。
周瑜心中大石鬆了一下,隨後派出兵馬在柴桑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接應孫策。
但賈詡和龐統完全把周瑜的小心思給看得明明白白,並沒有上當。
反正劉軍隻需要緩緩壓上去就可以了。
回到柴桑城之後,孫策急忙召開了軍事會議。
周瑜之前就把所有的家眷給遷移走了。如今倒是省了不少的事情。
孫策坐在主位上,看著一大片的戰報。
一個個非常不利的戰報都讓孫策感覺頭大如麻。
反正就是一個意思:江東已經危險了。
“公瑾,眼下該如何是好?”孫策真的是想不出扭轉全局的辦法了。
要是有辦法的話,周瑜早就提出來了。
經過深思熟慮,周瑜最終說道:“主公,現如今要想扭轉局勢,已經不可能。吾以為可退守豫章,修築工事,與之抗衡。”
孫策呆滯了,他真的沒想到周瑜是給出這麼一個計策。
“沒想到我孫策也有一退再退的這一天。”孫策仰天長歎起來。
諸葛瑾快速進言道:“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軍隻要保存實力,就能夠反攻劉俊。”
張昭也苦口婆心地勸說道:“主公當年隻有三千兵馬,就能夠打下碩大的基業。眼下之局,可比當年輕鬆多了。”
周瑜上前勸說道:“退守豫章,拉大劉俊的戰線。劉俊占據那麼多的城池,他處處需要防禦,兵力自然分散。我軍屆時可以逐個擊破!讓劉俊首尾不能相顧。”
說出這話的時候,周瑜都沒有多少底氣。
長江以北已經被劉軍占據。江東無力奪回,那麼就隻能眼睜睜看著劉俊把新占領的地盤完全消化。
真到了劉俊完全騰出手來,江東距離滅亡就不遠了。
以圖後效這個詞,更多的是自我安慰。
一步錯,步步錯。
孫策深知留在柴桑城,最後的下場就是滅亡。
最終孫策選擇了周瑜的建議,帶領兵馬離開柴桑城。
至於賈詡、龐統、諸葛亮等謀士,他們都巴不得孫策離開柴桑城。
他們都默默地等待著孫策離開柴桑城。
劉俊攤得太大了。多麵開戰,還占據了兩個郡。
後勤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賈詡等人明白,現在對劉軍最好的結果就是能減少消耗就減少消耗。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孫策想要安全離開,那根本就不可能的。
最後,孫策帶著大部分的兵馬離開柴桑城,將這座至關重要的城池放棄了。
剩餘的兵馬留守柴桑,隻是孫策為了保住最後一絲的臉麵。
恰好此時蔡瑁為首的荊州水軍已經探明水域情況,順利殺到了柴桑城。
一波進攻之下,蔡瑁居然憑借水軍就拿下了柴桑城。
“大人,末將不是在做夢吧?柴桑城真的就這麼簡單拿下了?”蔡瑁一臉的驚喜和迷糊。
之前諸葛亮吩咐蔡瑁加快速度推進,然後進攻柴桑城,必定能夠拿下柴桑。
蔡瑁完全不相信的,可承受不住後果,隻能硬著頭皮執行了諸葛亮的命令。
可萬萬沒想到,就一波進攻就拿下柴桑城。
這簡直就是潑天的富貴啊!
沒有十全的把握,諸葛亮怎麼可能會讓蔡瑁出兵呢?
誰也無法比諸葛亮更了解蔡瑁的能力有多低。
諸葛亮就是算準了孫策和周瑜會離開柴桑。
這樣的一塊肥肉,諸葛亮當然要搶先了。
“本官說過讓你立功的!”諸葛亮拍了拍蔡瑁的肩膀。
蔡瑁感動不已,暗自發誓日後一定要以諸葛亮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