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司馬懿跪在地上勸道:“主公息怒!文長雖有過錯,卻也並非有意為之。諸葛亮老謀深算,設下如此周密的圈套。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若斬了文長,不僅會寒了軍中將士的心,還會讓劉備軍損失一員猛將。不如暫且饒他一命,讓他戴罪立功,日後再找機會為死去的弟兄們報仇。”
魏延也急忙磕頭道:“主公!末將願戴罪立功!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隻要能為弟兄們報仇,末將萬死不辭!求主公再給末將一次機會!”
劉備望著魏延布滿血絲的眼睛,又想起那些跟隨自己多年的益州軍士兵,心中的怒火雖仍未平息,卻也明白司馬懿所言有理。
劉備深吸一口氣,冷冷道:“今日看在仲達的麵子上,暫且饒你一命。但若日後再犯,定斬不饒!你先下去養傷,好好反省!”
魏延連忙磕頭謝恩,在親兵的攙扶下,踉蹌地退了出去。
劉備回到案前,心中滿是煩躁與忌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諸葛亮的智謀,他早有耳聞,卻沒想到竟如此厲害。當年劉備就去拜訪過,最後沒有找到諸葛亮。
天知道諸葛亮居然投向了劉俊,成為了劉俊的左膀右臂。
曾幾何時,劉備都用諸葛亮言過其實來安慰自己的。
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
劉備也很有自我安慰的精神。
此次上庸之戰,諸葛亮不僅設下圈套,還用火攻這般殘忍的手段,讓他損失一萬精銳,這不僅是對他的挑釁,更是對他實力的一種碾壓。
他深知,諸葛亮一日不除,日後必成心腹大患。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徐庶、孫乾等人也都到了營帳之中,他們都都收到了魏延全軍覆沒的消息。
徐庶上前一步,神色凝重地問道:“主公,上庸之事到底如何?聽聞文長全軍覆沒?”
劉備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壓抑不住的怒火:“千真萬確!諸葛亮不僅設下斷城牆困住文長,還下令火攻,一萬弟兄,最後隻剩下文長一人逃回來。此仇不共戴天!我決定,明日便親率大軍,出兵上庸,定要將諸葛亮和張繡挫骨揚灰,為死去的弟兄們報仇雪恨!”
徐庶聽到心中暗喜。他就知道諸葛亮會將魏延耍得團團轉。
沒想到諸葛亮那麼狠,一出手就讓魏延全軍覆沒了。
“主公不可!”徐庶急忙勸阻道:“諸葛亮既然能在上庸設下圈套,想必早已做好了防備。如今我軍剛經曆漢中之戰,兵力尚未完全恢複,又損失一萬精銳,若此時貿然出兵,恐難取勝。不如先休整兵馬,囤積糧草,待時機成熟,再圖上庸不遲。”
孫乾也附和道:“主公,元直所言極是。我軍若強行進攻,隻會徒增傷亡。不如先派人去上庸探查虛實,了解諸葛亮的兵力部署,再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
張飛卻不認同,大聲道:“俺看你們就是怕了諸葛亮那老狐狸!一萬弟兄的仇,豈能就這麼算了?明日俺就帶俺的兵馬去上庸,就算拚了俺這條命,也要把諸葛亮給宰了!”
司馬懿也勸道:“主公,翼德將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打仗不能隻靠意氣用事。諸葛亮突然出現來到了上庸,上庸城必然有雄兵割據。我軍貿然進軍,若是被諸葛亮算計,後果不堪設想。”
那麼多人都在拳手劉備,劉備卻擺了擺手,語氣堅定第說道:“而諸葛亮就在上庸,若不趁此時機除掉他,日後他必會後患無窮。一萬弟兄的血不能白流!這個兵,我出定了!你們誰也彆再勸了!”
司馬懿還想再勸,卻被劉備嚴厲的眼神製止。
他看著劉備決絕的表情,心中滿是擔憂
。他深知劉備的性格,一旦下定決心,便很難改變。可他也明白,此時出兵上庸,風險極大,稍有不慎,便會讓劉備軍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徐庶歎了口氣,說道:“主公既然心意已決,我等也不再勸阻。但還請主公答應,出兵前多做準備,派更多的探馬去上庸探查,確保我軍對諸葛亮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這些事,你們去安排便是。明日一早,大軍在城外集結,我要親自率軍出征,讓諸葛亮知道,我劉備也不是好惹的!”
眾人見劉備已做出決定,便不再多言,紛紛退下,開始著手準備出兵事宜。
帳內隻剩下劉備一人,他走到帳外,望著天上的夜色,心中滿是複雜的情緒。
對諸葛亮的忌憚、對死去士兵的愧疚、對複仇的渴望,交織在一起,讓他難以平靜。
當年劉備辛苦尋找傳說中的臥龍諸葛亮,錯失了這麼一個大才。
如今這個大才和劉備一對碰,直接給了劉備一個大大的驚嚇。
越想越氣,劉備在內心咆哮起來:“為什麼?為什麼那些人才都跑到劉俊那裡去了!我也是皇叔,也是帝王貴胄。不公平!真他娘的不公平。”
喜歡我也是皇叔請大家收藏:()我也是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