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還是想不明白劉軍究竟有什麼變故。
於是在接管了城防之後,確認劉軍百分百撤退,沒有任何陰謀詭計之後,太史慈和孫權等人在太守府商議了起來。
“諸位,這一次之所以能夠拿下南昌,二將軍居功甚偉!我等為二將軍賀!”太史慈率先做出了表態。
眾人現在都知道了南昌城內沒有什麼守軍,孫權其實就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夏侯惇等曹軍武將更是直接暗罵孫權踩了狗屎,運氣好。
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運氣也是實力的象征。
沒有運氣,空有實力,也是不行的。
“為二將軍賀!”
眾人紛紛開口。
孫權謙虛地說道:“在下哪裡有什麼功勞。都是將士們用命,運氣好了一點而已。”
太史慈伸手道:“二將軍不必謙虛。雖然劉軍撤離,無人可知。若沒有二將軍深夜突襲,恐怕直到第二天一早,我等都不知道劉軍已經撤退了。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搞清楚,劉軍為何要放棄南昌。”
聽聞此言,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自從劉軍趁著秋收的時候,突襲了南昌,就一直和江東軍、曹軍爆發了南昌城爭奪戰。
可以說,劉軍在南昌城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死傷也是很高的。
但之前有多堅持,現在突然撤軍就顯得怪異。
從南昌城的情況上看,劉軍的撤退似乎十分的突然和倉促,不是有意為之。
就在眾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諸葛瑾似乎想到了什麼,說道:“能夠讓劉軍撤退的話,必然是出現問題。無非就是內部與外部兩個而已。”
太史慈聽到這一點,詢問道:“子瑜,你有何高見?什麼叫做內部,什麼叫做外部。”
諸葛瑾解釋道:“劉俊內部出現巨大的變故,使得劉俊不得不退兵。比方說天子駕崩,劉俊去世,才能使得劉軍倉促退兵。這個絕對不可能!”
太史慈等人點點頭。
諸葛瑾雙目變得有神,語氣十分堅定地說道:“那麼就剩下外部因素了。而天下間,能夠讓劉俊選擇撤兵的隻有一個人。”
太史慈、夏侯惇都不是傻子,脫口而出。
“劉備!”
太史慈和夏侯惇心中很是期待啊。
江東和曹操,與劉備乃是盟友。
絕對就是劉備在西麵發生了浩大的戰事,才能夠逼迫劉俊從江東撤兵,然後集中兵力對付劉備。
“速速派人查探相關消息。吾要所有有關劉備的信息。”太史慈馬上下令。
諸葛瑾快速下去落實,畢竟在情報這一塊,他還是有點心得的。
當然了,江東軍和曹軍的軍事推進並沒有停下來。
南昌城就是修建在江邊,隨時可能會遭遇襲擊。
加上之前被劉軍突襲而下,太史慈不願意在同一個問題上犯同一個錯誤。
而江東軍和曹軍驚奇地發現,劉軍居然一直撤退,退到了海昏城。
這可是劉軍之前和江東對峙的原先城池。
太史慈等人愈發斷定劉軍必然是發生了大事。
果然,三天之後,一個震撼的消息就被江東給發現了。
“劉備擊敗張魯,占據了漢中。關羽出兵荊州!”太史慈看著手中的情報,整個人都激動了。
孫權、諸葛瑾、夏侯惇等人也驚訝不已。
劉備居然這麼勇!
漢中的張魯,那是亂世初期的諸侯。張魯一直受到劉俊的庇護,多年來一直在發展實力。漢中之地也富饒異常。
這樣的一塊肥肉,居然就被劉備給拿下了。
對於這樣的信息,孫權一直都不知道。賈詡也沒有讓孫權知道。
孫權感覺自己有點被劉俊給耍了。
連這麼重要的信息都不告訴孫權,孫權認為劉俊沒有重視自己。
事實上,不僅是劉俊,哪怕是賈詡、郭嘉、諸葛亮、龐統,等等,都沒有重視孫權。
孫權就是劉俊手中用來攪亂江東的一枚棋子而已。
心思急轉的孫權在眾人都還在震驚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建議。
“諸位,若是真的如此,那麼劉俊現在必然是焦頭爛額。我軍何不立刻進軍海昏城,甚至奪回柴桑!”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江東各位將領的認同感。
“二將軍說的沒錯!攻打海昏,奪回柴桑,將劉軍趕出去。”
“太史將軍,二將軍說的有道理。”
“是啊!太史將軍,您就下令吧。”
太史慈很是意動,他內心深處也覺得現在是一個大好的時機。
可就在這時候,諸葛瑾和程普卻提出了反對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