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劉備正式冊封甘夫人為王後,劉禪為王世子。之前拉攏益州世家大族的吳夫人,就變為了側妃。
本來劉備是想要冊封吳夫人為王後的,但徐庶堅決反對。
這一點,得到了張飛等人的支持。
他們覺得劉備要是封吳夫人為王後,那劉禪就不能為王世子。要封王世子,甘夫人就要封為王後,否則大家夥不服啊。
徐庶是知道冷落吳夫人的後果,但他就是要這麼做。
法正作為益州東州派,早就對益州本土世家很不滿了,他也支持。
司馬懿本來要支持劉備的,看到勢單力薄之後,也站在了徐庶和法正這一邊。
於是乎,劉備就順從了眾人的心思,冊封甘夫人為王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甘夫人這麼多年來的辛苦,也總算是有所收獲了。
甘夫人的身旁是劉備的其他女人,吳夫人、糜夫人。
再往後就是關羽、張飛、劉封、徐庶、司馬懿、法正、魏延、張任等文臣武將。
關羽和張飛的臉色端莊肅穆,他心裡麵為劉備感到高興。
從桃園結義之後,劉備經曆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如今終於稱王了。
關羽得知劉備要稱王之後,將防務交給關興,騎著百勝馬,日夜奔馳,終於趕到了漢中。
劉備也因為關羽能夠前來而興奮。
桃園三兄弟,要是少了其中一個,劉備都感覺不圓滿。
關羽和張飛看到劉備一步步走向高台,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劉備踩著階梯,一步步走向高台。
每走一步,劉備都感覺自己在做夢。
家道中落、織席販履、桃園結義、殺敵報國、顛沛流離、受儘白眼。過往的一切都在劉備的腦海裡閃過。
無論之前遇到了多少的挫折,劉備都一一克服了過來。
現如今,劉備做到了眾多諸侯都做不到的事情——稱王!
在劉備之前,隻有兩人做到了劉備相同的地步。一個是亂臣賊子袁術,他是稱帝。另外一個就是唐王劉俊。
什麼曹操、孫策,日後都要比劉備差上一籌了。
劉備終於可以平視劉俊,終於可以和在身份上和劉俊平等了。同樣都是王,日後劉備都不用羨慕劉俊了。
一行人當中,心情最為複雜的就是劉封了。
若沒有劉禪,劉封就是劉備唯一的兒子,王世子的位置就是劉封的。
如今還在繈褓中且剛剛滿月的劉禪為王世子,劉封這個年富力強的養子隻能站在後麵。
這種滋味,讓劉封很是難受。
劉封默默地看向了劉備,最後看向了徐庶。他想不明白,養子真的就不如親子麼?
而徐庶似乎沒有什麼表情,仿佛他就是來走一個過場的。
劉備一行登上壇頂。
壇頂中央擺放著祭天的禮器:三足青銅鼎中盛著牛羊豕三牲,旁邊的玉盤裡放著五穀,香爐中燃著名貴的檀香,煙霧嫋嫋升起,彌漫在壇頂,為大典增添了幾分神聖感。
禮儀官簡雍再次唱喏:“吉時已到,祭天!請漢中王上香!”
劉備上前一步,從禮儀官手中接過三支香,在香爐中點燃,對著天空深深三拜,口中高聲祝禱道:“臣劉備,謹以三牲五穀,祭告於天!今漢室衰微,劉俊亂政,臣承天命,進位漢中王,願竭儘所能,興複漢室,還天下百姓太平!若有違此誓,天地共誅!”
壇下眾人聞言,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高呼:“願隨漢中王,興複漢室!”
聲音震徹雲霄,連遠處的山巒都傳來陣陣回聲。
法正上前一步,雙手捧著金印,恭敬地遞給了劉備。
這個金印是司馬懿和法正仿照唐王劉俊的金印,上書“漢中王金印”。畢竟劉備這個漢中王是自封的,不是朝廷正式承認的。
劉備接過印綬,從此刻起,他就是漢中王了。
司馬懿上前,展開手中的《勸進表》,高聲朗讀。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將表中“劉備起兵數十載,心懷漢室,百姓歸心,當進位漢中王,統領天下兵馬,共討劉俊”的內容一字一句讀出。
待讀完最後一句,司馬懿單膝跪地,雙手將《勸進表》呈給劉備,高聲道:“此乃文武百官與天下百姓之心願,懇請漢中王收納!”
壇下兩百餘名官員與五百餘百姓代表也紛紛跪倒,齊聲附和,場麵莊重而震撼。
劉備接過《勸進表》,仔細看了一眼上麵密密麻麻的簽名。
從文武官員到百姓代表,共一千三百餘人的名字,墨跡未乾,卻承載著眾人的期盼。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壇下眾人道:“諸位的心意,寡人已然知曉!朕定不負眾望,早日平定亂世,迎回天子,恢複漢室榮光!”
文武百官紛紛高呼,將氣氛推到了巔峰。
此時此刻,劉備看向了遠方,隱約間似乎看到了劉俊的臉龐。
“劉俊,這一刻你恐怕是沒想到吧!”
喜歡我也是皇叔請大家收藏:()我也是皇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