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再次爭論起來,互不相讓。
劉備看著眼前爭論不休的文武百官,心中更加混亂。他知道,這個決定至關重要,一旦選錯,很可能會影響他日後的霸業。
徐庶那是一點都不慣著法正這一片的人。
諸葛亮已經和徐庶聯絡好了,在這段時間,不能讓劉備進攻漢中,儘力蠱惑劉備進攻荊州。
上一次諸葛亮就消滅了劉備一大批的兵力,隻要劉備向荊州開戰,兵力必然空虛。
諸葛亮就有可乘之機了。
所以徐庶怎麼可能會同意法正等人的言論。
徐庶說完之後,法正等人正要反駁。
劉備立刻就製止道:“好了,無論是進攻哪一邊,都需要有必勝的把握。此時需要好好地參詳。”
兩方人馬被劉備給製止了,頓時失去了互噴的機會。
劉備突然對徐庶說道:“元直留下,其他人都先散去吧。”
法正等人懵了。
劉備這是要進軍荊州了!
法正有心留下,但看劉備的態度堅決,他也無可奈何。
剩下劉備和徐庶兩人之後,劉備帶著笑容,說道:“元直最近的精氣神不錯,有往日的風采。”
劉備口中的往日風采,說的可是曾經的徐庶。
徐庶淡淡地說道:“主公可頗有往日的風采。”
劉備尷尬地笑了一下。
被諸葛亮狠狠地打擊了之後,劉備也不再驕傲自大,恢複曾經的謙虛。
這一切都是司馬懿被免職之後發生的事情。
劉備突然間發現自己和徐庶之間的冷漠和間隙,全是因為司馬懿啊。
要是知道司馬懿走後,徐庶會回心轉意,劉備早就這麼乾了。
然而這一切都是表象。
徐庶已經對劉備失望,現在做的一切都是要忽悠劉備。
劉備輕聲道:“元直,你為何一定要執意進攻荊州?”
徐庶笑眯眯地從袖口之中拿出了一份密報,說道:“主公也知道在下在荊州頗有故舊,這一份是好友崔州平給我送來的密報。劉俊為了應付江東戰事,已將荊州守軍抽走五成!如今荊州腹地形同虛設!”
劉備大驚,接過徐庶手中的密報,仔細看了看,隨後沉吟道:“這個崔州平可靠否?他為何會送來密報呢?”
徐庶就知道劉備不會那麼相信彆人,他信誓旦旦地說道:“主公有所不知。不知為何,劉俊對崔家之人很是毒辣,北方數個州郡,崔姓之人被屠戮。州平擔憂自己被劉俊秋後算賬,受我所托,時刻為主公注意著劉俊的動態。”
徐庶在內心之中對崔州平說了一聲抱歉。
為了大局,隻能犧牲一下崔州平的名聲了。
可憐崔州平在荊州兢兢業業地為朝廷效力,沒想到卻背上了這麼一個惡名。
劉備越聽越覺得有道理。
崔姓之人得罪過劉俊,劉俊更是親自斬殺過崔姓之人。
以劉俊的小氣,瘋狂報複崔家之人是正常不過了。
徐庶見狀,趁熱打鐵道:“主公,這可是天賜良機啊!您在荊州經營多年,百姓念您仁德,舊部盼您回歸。如今劉俊深陷江東泥潭,連柴桑都快守不住了,哪有精力顧及荊州?咱們若此時不出手,等劉俊緩過勁來,再想收複荊州,可就難如登天了!”
“嗯!“劉備不停地點頭,他已經動心了,但還是有所顧慮,說道:“萬一這是劉俊的奸計呢?故意引誘本王出兵,設計埋伏?”
徐庶繼續忽悠道:“主公多慮了!我軍可將兵馬分為兩部分,先派一名勇武之將,殺入荊州,試探虛實。”
“若是劉俊乃是引蛇出洞,我軍可迅速後退,一部兵馬支援,可將損失降到最低。”
“一旦發現荊州空虛,兩部兵馬合二為一,全力以赴,定能夠將荊州拿下。”
劉備聽得心動不已。這才是徐庶的風格啊!
不動則已,一動起來就是穩如老狗。
劉備笑道:“此計甚好,不知出兵之大將?”
徐庶正色道:“吾以為,當以雲長為大將,大公子為輔!”
劉備就有點為難了。
讓關羽作為大將,劉備是放心的。可讓劉封為輔,那不就是將功勞送給劉封麼。
長此以往,那劉封的功勞那麼大,豈不是對年幼的劉禪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見劉備不說話,徐庶當然知道他的心思,於是勸說道:“主公,用人之際,當用則用。”
“大公子身為主公之子,他衝鋒在前,全軍士氣高漲,如同主公在陣。主公還請三思。”
劉備緩緩地說道:“封兒魯莽,恐怕會出事。”
徐庶一臉爽利地說道:“大公子身為兄長,當然要為主公的大業奔波。後事如何,皆在主公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