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衝積平原形成的沙洲地貌,造就楊市飲食多以魚蝦為主,而其中以鹽水江蝦、清蒸刀魚、紅燒河豚、絲瓜菱米蟹湯、河蚌秧草等尤為出名。
中午吃飯,那日詵和小張叔被安排坐在主位,他們哪裡肯,恭讓著把長輩請坐在主位後,兩人才依次坐下。
那日詵許久沒吃到家鄉菜,隻覺口中飯菜鮮美無比,比起天下知的長江三鮮,她最愛吃的卻是鄉間野味河蚌秧草,如果有人問她春天一定要吃的美食是什麼,她會推薦河蚌秧草,肥美的河蚌配上爽口的秧草,味蕾如同花蕾一般在春天裡盛開。
小張叔第一次吃到這麼地道的江南鄉村美食,直呼昨夜酒會吃了個寂寞,那日詵深有同感,不過她不僅是吃了個寂寞,而且還感到個寂寞。
她想起丘占叻,也想起那月明,那日詵想問小張叔昨天夜裡她離開後發生的事,但猶豫再三還是沒開口,有些事,問了又能怎樣!
“哎呀我的媽呀,這個湯也太帶勁哇!”
小張叔一口東北蘭納話飆出來,正想心事的那日詵聽到後,差點沒笑出聲。
“小張叔,你在哪裡學的東北話!”
那日詵實在好奇。
小張叔一副往事不要再提的表情,回味說“哎,跟個東北老娘們學的!”
那日詵被他逗笑,不曉得他回味的是湯,還是東北老娘們。
吃完中午飯,表姑奶奶一家還要留他們,叫他們今晚就住在這裡。
那日詵趕忙解釋,“下午還要去打掃祖屋,明天再帶那月明一起來掃墓。”
當她說到那月明時,表姑奶奶表情不自然的愣住,感覺到自己的失態,她旋即掩飾的大聲喊自己孫子,“你去幫那日詵打掃。”
那日詵趕忙推脫,“不用了,屋子裡也沒什麼東西,我很快就能打掃完!。”
表姑奶奶聽後隻好放她走,看著那日詵離去的背影。
“多好的一家人,怎麼命運會如此不濟。”
表姑奶奶歎息搖頭。
那日詵的祖屋離表姑奶奶家大約10分鐘車程。
鄉村公路上車流量很小,小張叔幾乎是飛馳著開到的。
那日詵估摸小張叔是吃飽飯心情好,連帶開車也開得飛快。
那日詵的祖屋同表姑奶奶家的差不多,三層樓高,前後一大一小兩個院子。
她下車後就立馬動手收拾起院子,小張叔也幫著她一起乾。
“小張叔,你在車上休息吧。”
“我吃得太飽正好消化一下。”
她曉得是小張叔的好意,不好再拒絕。
這兩個人乾活肯定比一個人乾活快,又何況是小張叔這個大男人幫著那日詵一起乾。
不一會兒,院子裡的雜草被拔乾淨,房子裡的老家具擦洗乾淨,地麵牆麵的灰塵也擦拭乾淨,看著這乾淨的一切,那日詵覺得心空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