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老師,您這一提醒,我還真查著了!簡直是觸目驚心!在中日甲午海戰的時候,日本浪速號的艦長叫東鄉平八郎,他竟然是王陽明心學的鐵粉!
1894年7月25日,東鄉平八郎不宣而戰,突然開炮攻擊北洋水師的“濟遠”艦,後來又擊沉“高升”號,在高升號沉沒之際,他隻救起了英國船員,眼看著近千名清軍葬身大海,甚至還下令加以射殺。他說:“作為軍人,我是不願意看到敵人生還的!”
1900年,東鄉平八郎再次受領重任,擔任日本海軍常備艦隊司令官,率艦隊參加了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
1905年,東鄉平八郎率領裝備處於劣勢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成為了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於他在戰爭中的優異表現,日本天皇任命他為海軍軍令部部長,將他召回日本,並為他舉行了慶功宴會。
在這次宴會上,麵對眾人的一片誇讚,東鄉平八郎默不作聲,隻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麵隻有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米:怎麼樣?沒騙你吧?真有人把心學給學成了邪理。
易:為什麼會是這樣呢?老師,是不是心學把主觀擴大化了,搞成了量子學,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米:不是那樣,心學雖然注重“心”,卻沒給“心”加上尺子,所以就容易失控。
易:加“尺子”?這是什麼意思呢?
米:咱們現在講儒家,那就還是借用孔子那句“隨心所欲,不逾矩”來說吧,心學隻主張隨心所欲皆是理,卻忘了“不逾矩”這件大事,那麼心就沒有了天道規矩的衡量,導致心欲失準,這樣一來,良心是理,黑心也是理了。
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你聽說過吧?
易:我知道,是這麼說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米:你來說說看,這四句話有什麼問題嗎?
易:我覺得前兩句話有問題,記得您曾問過我:“假如這個世界上隻有你一個人,那麼還有善惡之分嗎?”我說:“那應該就沒有了,全世界隻有我自己,我想乾啥乾啥,是善是惡全由我隨便說,那就沒有善惡之分了。”
您又問:“假如世界上有了兩個人,那麼能不能分出善惡來?”我說:“有二個人或多個人,就有善惡之分了,因為人們在相處時,會根據有利與不利來區分善惡。”
然後您告訴我,善與惡並不是客觀存在,而是人的主觀判斷,中國先祖造了一個“仁”字,正說明仁或不仁,必須至少有兩個人時才能判斷。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天道善惡原則:先對彆人好、主動擔責任儘義務,永遠是對的,是尊貴的;先對彆人不好,不主動擔責任儘義務,永遠是錯的,是卑賤的。
根據善與惡的來曆和原則,我能看出王陽明說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兩句話,是脫離了社會環境孤立地看待善惡,這是不對的,還是那句話,如果全世界隻有一個人,無論他如何“意之動”,都和善惡無關。
米:你分析的很好,不過那四句教的後兩句,也是有問題的。
喜歡人間悟道成仙指南請大家收藏:人間悟道成仙指南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