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年紀剛過五旬的中年婦女,頭上帶著一個草帽,剛從縣城一路步行而來。
劉老太並非城豐市人,而是溫市人,她來這裡也是為了找人的,因為她的女兒就嫁在了香樹村,所以才來看看。
由於劉老太並沒有來過香樹村,所以一邊走,一邊向路人打聽起來。
“這就是我女兒生活的地方,可真美,就是太偏僻了一點!”
劉老太望著馬路兩邊的田園風景,竟自言自語的誇讚了一句。
“好渴!”
劉老太生活在城市裡,都很少走這麼遠的路,這一下從縣城到鄉下的馬路,已經走了二十裡了,本來從縣城到香樹村就有三十裡的路程,這才走了二十裡,還有十裡路才能走到,加上今天的太陽非常的大,流了不少汗,一路又沒喝過水,所以已經非常渴了。
本來劉老太打算叫一輛車子直接坐到香樹村,這樣有半個小時也到了,奈何縣城沒有到鄉下去的車,就是有錢也沒地方找去,隻能步行了。
劉老太身穿花格布衣,和一條寬鬆的褲子,由於腳太小,走起路來不是太穩定,有些向前傾。
“這裡有泉水可以,不知好不好喝!”
“很好!挺甜的,山裡的泉水就是好喝!”
劉老太終於在路邊的山腳下找到了一口彆人挖的泉水池,喝過之後讚歎不已。
下午。
“哥,哥,你快停一下,我們家裡有客人來了!”
楊鳳從家裡跑過來,對正在濕地挖池塘的楊葉喊了幾聲說道。
楊葉一時不知道是誰來了,於是問道“鳳妹,你說的客人是誰?”
楊鳳猶豫了一下,說“她說是我們的外婆,不過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反正她說是,所以我就跑過來叫你了!”
“外婆!”
楊葉馬上尋思起了,突然才想起了前世發生過的這麼一段往事,確實是發生在九月十二日,也就是今天,他那不曾露麵的外婆竟然來這裡看望他們了。
楊葉母親在世的時候,曾和他說起過,生母是一位高中生,文革時下鄉的知青,才從城市來到了香樹村,才和楊父識的。
那時劉老太因為不同意女兒和楊父的婚事,結婚的時候也沒來過,隻有外公和大舅結婚當天到場。
之後,一直到現在已經已經十九年了,楊葉從出生到十九歲,都沒見過外婆一麵,而現在外婆突然找上門來了,心裡什麼滋味都有。
楊葉還記得前世和外婆見麵的情景,並不是太愉快,連一聲外婆都沒有叫,那是因為他覺的這個外婆太絕情了,看不起自己的家庭,也沒有見過一次,給過一點關懷。
不過楊葉記得,外婆在知道女兒女婿不幸遇難之後,在他的家裡哭了整整一天一夜,然後給他們兄妹弟三人做了十天的飯,到了十一天的早上才和他們告彆離開。
楊葉想了一下,覺得前世不應該這樣對待外婆,那是自己太幼稚了,畢竟外婆是城裡人,和鄉下人的眼光不一樣,不願讓女兒嫁給鄉下人過苦日子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這一世揚葉打算用外婆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也就一下原諒她了,畢竟她後來也後悔當初沒同意女兒女婿的婚世,沒見到女兒最後一麵而悔恨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