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嬸子,這人家不是有送上門來的,不管怎樣,買兩個嘗嘗……”
楊葉的叫賣聲,馬上引起了在橋頭洗衣服的婦女,孩子們,都覺得這是一種在鄉下特彆新鮮的生意,馬上發起了一陣議論,然後暫時放下衣服沒洗,紛紛跑上橋頭來看熱鬨。
在一九七九年這時候,私營做買賣的少之又少,少到屈指可數,而且鄉下幾乎沒有,就連城裡也是少的,大部分都是國營的。
所以這時有人來鄉下做生意,可不就成了稀罕事了。
我這大聲喊了幾句,果然起做用了!看來這種在北方人人皆知的美食,在南方的鄉下卻是如些稀罕的事情,挺好笑的!
“不過也好,凡事都是物以稀為貴,現在鄉下隻有我一個人做這種買賣,而在縣城也隻有一家新開的店,沒人搶生意,估計可以火幾年的!”
“咦?這不是香樹村的楊葉嗎?怎麼不和你師傅做木匠,改做起了買賣來?”
突然,人群中的一位中年婦女把楊葉給認了出來。
楊葉一看那婦女,也馬上認了出來,前世和老李頭學做木匠,到過她家打過一次家具,所以認識。
而且上坡村和香樹村隻隔了五裡地,彼此還有聯姻的,有香樹村的女兒嫁到上坡村,也有上坡村的女兒嫁到香樹村去的。
而且兩村相隔不遠,平時兩個村也會互相走動,借點東西什麼的,彼此也是熟人了。
而且誰家大人的小名叫什麼,家裡有幾個孩子,小名叫阿貓,阿狗,三丫,四鳳的,也都是鄉民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事情。
所以上坡村的男女老少們認識楊葉,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加上他和老李頭學做木匠三年了,一年到頭的附近幾十裡地的幾十個鄉村都去過,見的多了,自然對他印象更加的深刻了。
“大娘,我現在就做這個賣買,賣包子,油條,不做木匠了!”楊葉笑道。
“好!”中年婦女點點頭,沒好多說什麼“那楊葉,你這包子怎麼賣?”
“對啊?”
“多少錢一個?”
幾個少婦,和少女馬上問起來。
“媽,我要吃包子?”
“奶奶,我也要吃包子?”
幾個小孩子馬上拉著大人的手搖起來,要買包子吃。
雖然這些村裡的小孩子們從來沒吃過包子,也不知道好不好吃,但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嘴饞心理,麵對一切沒有吃過的東西,都能吸引起他們的注意力。
而且這是一九七九年,鄉下的小孩子基本上很少吃到這些零食,所以更能勾起他們的食欲。
不像現在的小孩,到了十歲左右,餅和糖果什麼的,基本上已經吃膩了,估計不要錢送給他們吃,他們也不一定會伸手去接,搞不好還要加上一句,我已經吃膩了。
楊葉看著這些四五歲,六七歲大,天真無邪的孩子,笑著說“大媽,大姐,姑娘,帥哥們!我這包子都是用真材食料做出來的,但賣的一點不貴!”
“我這裡現在隻賣這幾種包子有肉包和糖包,還有饅頭,當然還有油條,這是雞蛋和麵粉炸出來的,香軟好吃!”
“至於價格,那有幾種,比如肉包和糖包,肉包裡麵包著肉,糖包裡麵包著糖,這些材料貴大家都明白,我就不多說了。”
“目前我給這四種美食定了一下價,糖包和肉包三分一個,一毛三個,饅頭和油條兩分一個,一毛五個,你們要什麼隨便點,我給你們包起來。”
“楊葉,說了這麼多,我們還不知道你做的這些東西好不好吃呢?”
“對啊!這些都是北方的美食,我們這裡的人會做的很少,而且你和我們一樣也是鄉下人,前幾年還跟著人家老李頭學做木匠,今天就賣起了包子來。”
“一個做木匠的突然改做包子,我們都不知道能不能吃哪裡趕買,本來大家都不富裕,我們可不敢花這冤枉錢!”
我就知道會這樣想,不過也不怪她們,誰叫她們對我知根知底了,前些天還在做木匠,這一轉眼風格大變賣起了包子油條的買賣來,換我自已也不會信!
揚葉麵對著麵前的這群婦女,笑了笑,說“我有一個主意,你們這加上孩子一共有三十多個人,如果每個人試吃一個的話要三十多個,這樣我就虧了。”
“不如這樣,就從你們當中挑選三個人出來,一位年紀最大的大媽,一位少女,一個小孩,讓他們每人嘗一個,這是免費不收錢的,如果他們吃過好吃,你們再買,不好吃你們隨意,這總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