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通過前世的記憶知道,袁素瑤再過一個月就要嫁人了,而這個人,並不是她喜歡的人,所以不願意嫁。
但這可猶不得袁素瑤,在這個年代,農村兒女的婚姻大事,父母還是有絕對的發言權的,所以如果父母同意,又或者是因為某些利益上的關係,不嫁都不行。
因為這個年代的人,家裡都比較窮,但並不怕取不到老婆,楊葉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一是家裡孩子多,每家每戶,先不說城市,就說農村,平均一家都有三到四個孩子,多的六至十個。
這其中有些家庭,女孩占了大半,那女孩長大了自然要嫁出去了。
第二,這個年代的年輕人,特彆是女孩,長大後能從農村走出去的少之又少。
因為商業不發達,國營廠有限,連城市裡的人都比較難分配工作,農村人去城市更沒有發展空間了,所以隻能窩在家裡麵等著嫁個好男人。
不像現代,女孩照樣出去闖四方,農村的女孩到城市後自由戀愛,有大約五到六成的農村女孩嫁到了外地去了。
這就是現代與過去人的婚姻差彆所在,農村人口流失嚴重的最主要原因。
而且以前女孩嫁給一個村的那是非常多的,但現在少之又少,也幾乎沒有的。
現在有些農村,普遍的年老化,年青人都外出務工,留下來的多是老人和留守兒童。
這就有了孤寡老人沒有兒女在身邊,留守兒童一年到頭也就和父母團聚一兩次,其它時間兩地相隔。
彆說女孩,就是男孩也非常少。
在七十年代到八零年代。
一個鄉下的村莊,能有一個能考上大學,上城裡工作的,也是從門縫裡麵尖出來的。
先不說彆的地方,就楊葉住的這個香樹村,三百來戶人家,除了十幾個考上了高中之後,沒考上大學的後來都回到農村種地來了,隻有一個考上了,還是市師範學院,也算不上什麼大學,頂多就是個中專生。
因為這個學生在初三終考分數超的太多,被市區師範學院看中,被破格內招了去,這才上了個市區師範學院,畢業後端了個鐵飯碗,不然考不上大學,高考不上,估計也和村裡其他同學一樣,讀完高中就返回家種地去。
就楊葉前世的記憶,香樹村那時有二十個考上高中的,但沒有一個考上了大學,結果有兩個做了香樹村的小學教師,在家一邊務農一邊教書,就這兩個還是靠走後門鑽了空子才上去的。
另外十八人都是在家務農,其中有十個做了大輩子的農民,另外有十個在二零零零年後出去務工,有幾個打工,有幾個打工幾年後自己創業,也當上了小老板,算是中年發家了。
而在楊葉的記憶中,香樹村十個女孩有九個是小學畢業,有一百個當中隻有五個上過初中,其中上過高中的,一百個當中也隻有一兩個。
那時家裡窮,交不起學費和生活費,又重男輕女,有些家裡男孩多的,也隻能放一兩個去上學,老大,老二,老三,差不多十幾歲不到二十歲就成家生孩子了。
到是最小的老五或老六,老七撿了個便宜,念了個初中,成績好些可以考上個高中讀完也不差,考大學那時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個出生在那個年代的鄉下孩子,因該非常清楚的。
楊葉用自己的衣袖去幫袁素瑤輕輕擦掉兩邊臉上的眼淚,說“素瑤,你知道我最喜歡你什麼嗎?”
袁素瑤搖了搖頭,用一雙閃著淚光的大眼睛望著楊葉,帶著詢問,但並沒有問出來。
楊葉明白,一個大家閨秀不會輕易的張口問這種問題的。
楊葉微微一笑,說“素瑤,你的笑容是這個世界上敢美好的東西,我一直沒有忘記,永遠的記在心裡麵,而且永遠不會忘記,就算我真的想忘記,但是卻記得更清楚了!”
楊葉對袁素瑤說的這些話裡,並沒有一個字是謊言,前世活了大半生的他,娶了老婆生了兒女,但依然沒有忘記袁素瑤那陽光燦爛純真的笑容。
雖然他覺得這樣對不起原配妻子,也強迫過自己忘記她那純真的笑容,但是卻發現越強迫自己忘記,反而忘不了,所以隻能留下它當做一段美好的過去。
不過楊葉現在重生了,過去已不是過去,而是現在,已經可以把前世的遺憾巔覆過來,而失去的也能重能儘力找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