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不想這麼累,又做豆腐,又自己騎著車子去賣豆腐。
這樣太累了,也掙不來多少錢。
按張子君的想法,製做豆腐去賣可不是他重生後的主業之一。
重生後,這隻是他眼前的一個過度期。
製作豆腐一是成本少,二是不貴,人們也吃的起。
同時豆腐也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美味之一,久食不膩,還是一道開味菜,所以深得人們的讚美。
而張子君有了前世的記憶,做豆腐那是他的老本行。
他做的豆腐又鮮又嫩,技術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所以前世他的豆腐非常好賣。
一是質量過硬,二是經過他的長期專研與改進,所以豆腐越做越好吃,長期下來為他贏得了不少的回頭客和新客源。
好的東西總是吃過了才知道,然後一傳十,十傳百,吃過了一次好吃,就會有第二次和第三次。
而同樣的一個道理,如果吃過了一次不好吃,彆說是第三,第四次了,有第二次就不錯的。
所以美食講究的就是一個味,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想蒙騙過關一次可以,二次,三次,就會被人發現的。
那麼合夥人找誰,這是擺在他麵前的一個題目。
張子君首先想到的是任大美,她也是第一個人選。
不過她一個人是賣不了的。
他算了一下,除了自己,他至少還得另找三個人。
第一個任大美已經選定,同時也是他最信任的一個人。
那另外兩個人選,他還要考慮一下找誰。
雖然頭腦裡已經有了幾個人選了,但還是要考慮一下用誰。
其實重生了,張子君也不想這麼累,可看看家裡的情況,手下還有三個弟妹,一母親。
三牛和幺妹雖說還小,也沒到上學的年紀。
可是二牛就不同了,他已經十二歲了,早到了上學的年紀了,隻因為家裡的情況沒有送他上學。
張子君想起前世的時候,兄妹四人幾個當中,也就他自己上了個小學,二牛一天學沒上,幺妹也沒有上過,長大後早早的就嫁人了,隻有三牛運氣好,上了大學。
所以這一世,他不能讓前世的遺憾再現,一定要讓二牛,三牛和幺妹一起都有學上,讓他們更有出息。
至於他自己,到也想去走個流程,把書給念完,但情況不允許。
即使是現在重生了,也不允許他這樣做。
要是他去上學了,那家裡就沒有人幫他撐起這個家了。
所以張子君這半個多月來也想好了,自己就去做生意,發家致富就行。
上學,讀書,上大學的事就交給二牛,三牛和幺妹去完成了。
……
下午。
張子君從江邊找到了陳小興,打算請他幫忙賣豆腐。
水牛正在江邊吃著綠油油的水草,身上的蒼蠅,蚊子滿天飛,牛尾不停的甩來甩去,把它們趕跑。
陳小興坐在江邊的大楊樹下,手中拿著一根掃把草,看著波動的江水無聊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