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君在心裡盤算了一下,全鎮加起來有一兩百個大大小小的村莊,而每個村莊小的十幾戶人家,多的一兩百戶,這樣算下來全鎮也有一兩萬人,就算不是天天買,也是能賣出去的。
隻是光靠一個鎮上的銷量,真沒有什麼上升空間,也不穩定,所以也隻能賺一些小錢了。
雖然大財發不了,發點小財張子君還是信心十足的。
再說這個豆腐投資不大,就算虧本也虧不了幾塊錢。
……
接下來的幾天裡,張子君每天就教沈花做豆腐,豆乾,豆皮,想快點把手藝傳給她,把小豆腐坊交給她來管理。
張子君現在畢竟是一個重生者了,不可能天天守著一個豆腐坊,一點挑戰性,激情都沒有。
至於接下來他打算做點什麼,張子君也已經想好了,打算開幾個大池塘來養魚。
雖然養魚投資大,風險高,但是回報也大,所以張子君覺得這重生的第二步就是養魚。
他養魚的目的第一當然是為了賺錢,不過不是全部,也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和熱愛,所以即掙錢,又有興趣,還能培養自己的心情何樂而不為。
同時養魚還有彆的好處,可以請客戶來魚塘垂釣,進行實地考察,這無疑更能打動客戶的心,吸引客戶下單,讓他們購買產品,這和現在興起的旅遊產業鏈差不多。
……
下午的時候,沈花帶著沈純來找張子君,問他還要不要人。
主要是沈純自己也想來張子君的豆腐坊工作掙錢,於是就纏著她大姐帶來找他,看看還要不要。
張子君隻問了沈純一個問題,待她把問題回答出來了之後,他馬上答應了下來。
他的問題很簡單,沈純的回答也很簡單。
張子君,問“小純,你為什麼想到我的豆腐坊來工作?”
沈純,回道“君哥,我想掙錢,跟著你掙錢!”
就這麼簡單,一個字,就是錢。
要說人生的意義無非就是工作,錢。
工作是動力,是生存手段,而錢是錦上添花,是人類的原始欲望,是物資。
張子君開這個豆腐坊,正是為了人生的意義工作和掙錢,所以對於沈純的回答,他覺得可以接受,也很滿意。
換句話說,不掙錢的工作除了義務和慈善,大多人是不願意去做的。
而不賺錢的生意,更是沒人肯去做的,除非錢多的花不玩,或做慈善或為了達到其它目的,否則基本沒有。
沈純的回答雖然回答的很現實,但人本來就活在現實之中,所以張子君覺得她是一個真實的人,這種員工也許不是一個好員工,但她真實,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