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楊競病了,在朝廷大軍征討山海關的關鍵時刻生病了,高燒不退,這可把吳晉等人急的不行。特彆是朝廷的宣旨太監來了,該何如處置,還需要楊競做決定。吳晉在楊競居住的城樓門外,急的是團團轉。
“吳尚書,殿下請您進去”城樓的門“吱呀”一下打開,秋華出來了,低聲對吳晉說道。
“殿下安好?”吳晉進了城樓,上了二樓,就看見楊競靠在榻上,臉色蒼白。
“長平來了啊,坐”楊競虛弱的說,“孤還好,就是發燒了,估計得有40度”
“恕臣愚昧,殿下所說的40度指的是?”吳晉嘴上這麼說,心裡確實十分的緊張,殿下是不是已經燒糊塗了?怎麼滿嘴胡話呢?
“哈,孤燒糊塗了”楊競自嘲的一笑,這個時代的人怎麼會有攝氏度的概念,當下也不在去想,“長平可是有什麼事情嗎?”
“是這樣的殿下,朝廷的宣旨太監已經到了山海關總兵府,說是有聖旨送到,殿下咱們該如何應對?”
其實朝廷的旨意很明確,就是遼藩的軍隊退出山海關,由李奇率領的右威衛大軍接管。彆的什麼都沒說。在朝廷看來,不追究楊競殺死25萬山海關守軍的事情就不錯了,楊競得痛快的把山海關讓出來。
“哈”楊競齜牙咧嘴的笑了一聲,“這個時候怎麼會有朝廷的宣旨太監呢?肯定都是流民假扮的,朝廷真要是在此處有力量存在,孤又怎麼會被追殺呢?”
“那臣明白了,臣這就送那些流民假扮的內宦和錦衣衛出城”吳晉明白了楊競的意思。
“送什麼?都砍了,腦袋就掛在城門上。對了,他們的屍體也掛上,不都穿大內的官服了嗎?”楊競真的是有氣無力的說,“長平啊,咱們君臣到了這個地步,和朝廷基本就是不死不休了,不用留手了”
“臣明白,感謝大王提點”吳晉肅然的說道。其實吳晉心也狠,不然也不能夠和楊競亡命遼藩這麼久,就是吳晉正牌進士出身,有時候難免還有一些憐憫之心的存在。
“殿下,您的這個風寒,可怎麼辦?”正事說完,吳晉看著虛弱的楊競,略帶焦急的說
“無妨,冬春交替,難免風寒”楊競掙紮著起身,“想必這天下和孤一樣風寒的百姓不知凡幾,這有一副藥方,治療風寒有奇效,長平你流傳天下,就當時孤積幾份陰德了吧?”
吳晉接過藥方:板藍根,金銀花,牛蒡子,貫眾,連翹,淡豆豉,杏仁,荊芥,還有甘草,上麵列著十幾種草藥。“殿下竟然精通醫術?臣欽佩”
楊競這次感冒,反而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這個世界的醫療水平就是一坨屎,楊競不得已回憶起自己那個時代的中藥,西藥是不用想了,那是不可能的,楊競連青黴素都提煉不出來。但是那些中藥的藥方,楊競這個愛好曆史的文科生,卻記憶的滾瓜爛熟。楊競交給吳晉的,就是楊競穿越過來那個時代治療風寒感冒有奇效的一個藥方。
“請大王為此方賜名”吳晉當然明白這個藥方的意義,神情特彆激動,“殿下,臣有一個建議,不知是否妥當”
“但說無妨”
“臣建議,在襄平商號的櫃號上,設置免費發藥的窗口,凡我遼藩百姓,隻要是風寒感冒,即可到襄平商號領取此方劑一劑。方劑外包裝上印上遼王府印,這樣百姓在康複之餘也能感謝殿下您的大恩大德”吳晉笑著說
“襄平商號隻在城市有,那農村怎麼辦呢?你能讓農村的百姓走上百裡路到縣城去領取一副藥?”楊競笑著說,“不過既然提到這裡了,長平,你和鼎誠研究一下,在每個鄉鎮設置一所公辦的醫館。醫館所有的費用,王府出”
“殿下,臣代遼藩180萬軍民,感謝殿下如天之德”吳晉起身,鄭重的向楊競行了一個大禮。遼藩原來有百姓130萬,軍隊11萬,現在又收攏了40萬流民,所以遼藩的總人口就是180萬餘人。
“此事不急,先把眼前的局麵應付過去吧。至於說名字,就叫防風散吧”楊競說完,揮手讓吳晉退了下去。然後接過秋華端來的藥碗,將碗中的藥湯一飲而儘。
吳晉離開楊競居住的城樓後,立即下令,將傳旨太監和10名護送的錦衣衛全部梟首,然後將分為兩段的屍體掛在了城牆上。太監身上象征大梁皇家的補服和錦衣衛身上的飛魚服十分的顯眼,仿佛在**裸的嘲笑朝廷的無能。
在李奇看來,朝廷的待遇不可謂不優厚:不追究遼王擅離長安的事情;不追究遼王擅殺朝廷命官高進、朱能。張玉的事情了;不追究遼王殺害山海關25萬守軍的事情了,隻要求遼王交出山海關,遼王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就在英國公李奇和手下將領研究山海關地形的時候,有校尉進來跪地稟告,“大帥,前去山海關傳旨的內宦和錦衣衛諸位,全部被梟首,現在人頭和屍體就掛在山海關的城牆上”
“什麼?你沒看錯?”李奇大驚
“回大帥,千真萬確。那內宦身上的官服和錦衣衛身上的飛魚服清晰可見”那校尉肯定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