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商業擴展過程中,需要很多貨源,沒有貨,是不可能充實貨架的;但是,很多廠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者生產的東西不合格等原因,不願意與史蒂芬商業合作。
此時還是九十年代初期,有些企業,還不是私企,生產的東西,還不合格或者落後了,生產設備也不行。
張三是想把超市開得長久,不想因為商品質量的問題,提前關門;而那些廠家又沒有辦法滿足超市的需要。
有些地方,甚至運用一些手段,讓超市強製進他們當地企業的產品,這就……那隻能關門,不會慣毛病的。
目前超市隻開在一線城市與省會城市或者長江,長江以南的地方。
後來,這個事情被張三知道了,既然如此,那就沒有彆的辦法了,現在是承包企業也收購企業或者合資企業最盛行的時候。
早在90年代初期,兩德合並後企業私有化、北方老大哥分家後的企業私有化,被有些人在大陸吹得天花亂墜,大陸也掀起了私有化,而且,甚至從企業借錢給個人進行私有化,這裡最明顯的就是第一個做這個事情的企業,某高科技企業。
這其中的事情非常複雜,史蒂芬商業是想花錢購買這些企業,然後進行升級改造,也是不容易,其中牽扯的利益太多了,他一個外來的,想進入,是進不去的。
張三還有一家造紙廠在江滬浙地區,造紙廠出品的包裝紙,這幾年更是漲到了六千元一噸,可以說,讓人非常震驚。
有人更是驚呼,這是紙吃人啊!
不過沒有關係,這些企業,想用紙,那就用現金結賬,自從在珠三角地區,經曆過一次不結賬之後,張三就嚴格要求,不用現金,就不要貨,求誰也沒有用。
而廢紙的收購價格,卻高達二元,不為彆的,張三有大量的廢紙他有優勢,他願意以二元一斤的價格收購,彆的造紙廠也沒有辦法,隻能扛著這個價格收購;不然,他們就沒有紙用。
就有企業找到張三的造紙廠,和他們進行談判。
“你們這樣的價格,是破壞市場。”當時那人拍桌子,指責新時代造紙廠。
“陸廠長,這是市場,我們也想要便宜的紙,但是現在紙已經六千多一噸了,廢紙現在就是寶,我們便宜收,彆人會不會高價收?”
“你們有進口紙用……”
“這個不用你管。”
“你們就不怕物價局查?”陸廠長有些氣急敗壞。
“隨便你,陸廠長,這裡不歡迎你。”
陸廠長這是被趕了出來,他出來之後,看到無數的卡車,正在運過來大量的廢紙;看得他非常眼紅。
而且,他知道,對方說的對,現在六千多一噸了,如果對方就算便宜收了,彆人也會高價收,不然眼看著賺錢,誰不會賺。
陸廠長有些後悔,真的後悔,剛才與他們搞好關係,可以從他們這裡,便宜的買到廢紙,四千元一噸的廢紙貴麼?
不貴!真的不貴!加工過後,還有一千多元賺來著,這也是高利潤了。
原來,自從張三開始在莞城、長三角地區分彆建了廠,北美來的廢紙,已經不再供應其他企業,完全被他們獨自消化了。
而且,這些人也打聽到了,這些北美的廢紙,完全是專營,什麼是專營,就是壟斷,這些的情況,讓其他企業非常不高興,不過沒有辦法,他們晚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企業現在都在回收廢紙,進行加工,因此,二元一斤的價格,真不貴。
原來享受便宜紙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而且,現在正好是通脹的時候,價格漲飛起來,也是正常。
就在陸廠長回去沒幾天,他就收到了一個信息,新時代願意向其他企業供應廢紙,價格是3.8元一公斤,向其他造紙廠供應,但是,與陸廠長所有的南城造紙廠沒有關係。
這讓陸廠長就有些不忿了,怎麼能這樣,自己隻不過氣不過,對方就不和自己合作?這也太壞了,不行,那自己就落後了啊。
“喲,這不是陸廠長麼,您這麼大的佛,怎麼光臨我們這個小廠了,嗬嗬……”
此話一出口,陸廠長就感覺自己很冤枉,自己本來是帶著大義來指責他們的,結果自己成了小醜。
“哎,林廠長,林廠長,我當時隻是喝多了,說胡話,您看,能不能也賣我們一些原料啊;林廠長,中午我請你吃飯,當我賠罪。”陸廠長有些不好意思,知道自己把人得罪了啊。
“嗬嗬……行,陸廠長既然請吃飯,那我就不客氣了。”
至於為什麼要向他們銷售這些廢紙,主要原因是,北美那邊的廢紙量又上去了,因此,張三才原因把這些廢紙向其他企業銷售。
而且,紙的周期性很大,他現在可以賺兩份錢,他的企業,占整個地區總產量的70以上,因此,他不怕,不行就運遠些銷售。
這樣的現金奶牛,讓新時代紙業集團,現在已經升級了,兩家分公司,這樣更好管理。現在的資金流是非常龐大的,自從紙漲價之後,扣除人工與水電,基本上,是純利潤。
與其他企業相比,新時代紙業的工廠,用了環保設施,可以淨化廢水,進行循環利用,這也是較早的環保企業之一。
當時兩個分廠的廠長兼經理就問過他,彆的企業都沒有用這些環保設備,我們用了,成本就增加了許多。
張三笑著說道:“我們是外資企業,在這裡賺錢,自然要留下一個好印象,做一個良心企業家,要讓家鄉更美好。”
至於他心裡怎麼想的,兩個分廠的人也猜到了一些,就憑借這麼大的投入,是不想給彆人找借口的機會。
他們已經控製了造紙的原料,已經讓很多人眼紅了,再留下把柄給彆人,將來的罰款就讓人很難受了。
為了宣傳自己的企業,或者將環保企業的名聲做實,集團還請了電視台的人,到工廠做一個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