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開商店!
因為係統發布的特彆任務,需要十天內完成,這讓張燦有點緊張。
好在他現在不是光杆司令了,能把任務分派下去,讓家仆幫著解決一部分工作。
譬如說貨架的事情,他就交給了張福,讓他找來木匠,並要在兩天內完成。
至於購物籃等東西,張燦是自己去采買的,他擔心彆人買來的不合心意。
但張燦並不想讓商店停業。
他覺得,既然要開商店,就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這是一個態度問題!
他自己可以不在商店裡坐鎮,但該開業還是要開業的。
隻有給顧客養成了一個習慣,商店的生意才會一直持續下去。
兩天後,貨架終於做好了,和張燦設想的一樣,擺放成了幾排。
看到貨架很和心意,張燦按照事先的約定,打賞了木匠後,就放他們離開了。
這時候的商店,布局和原來的已經大不一樣了,倒是和現代便利店的布局類似。
收銀台放在門口的一邊,貨架在屋子裡擺放了幾排,上麵放著各種各樣的商品。
張燦隻是把方便麵和礦泉水擺放在了貨架上,至於其他的商品,他決定每天早上開業前,再擺放上去。
畢竟這些東西還算是有點小貴,擔心晚上被人給偷走了。
當然,在每樣商品的下麵,張燦也製作了價目表,這個倒沒費什麼事。
當新貨架擺放好,準備實行開放式售貨的第一天,張燦把王計調了回來,讓他負責收銀。
早上,是備貨時間。
首先要把商品擺放好。
按照張燦的吩咐,幾個家仆把牙膏牙刷放在一個貨架上,香皂放在另外一個貨架上,打火機放在顯眼的地方,擺上兩盒。
其他的商品,如方便麵和礦泉水放在一個貨架上,鉛筆圓珠筆,以及墨水在一個貨架上。
藤籃放在門口,客人進門後,先拿上一個,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後,就拿起來放到藤籃裡,最後,在門口統一結賬。
等一切準備妥當後,就等著開業了。
一大早,張氏商店門前,還是和往常一樣,排著長隊。
當商店打開大門後,有些老顧客發現,這個布局好像和以前不一樣了。
不再是讓客人站在櫃台外麵,說出自己需要的商品,讓夥計拿商品了。
他們對這個變化感到很好奇。
當張燦示意張安,告知了張氏商店的新規則,並演示了一遍後,排隊的客人都興奮了起來。
這種購物的方式,實在是太新穎了,你想要啥就拿啥,然後再到門口結賬,實在是太方便了。
對於張燦來說,也不用家仆一直在後麵拿商品了,隻需要提前把商品擺放到貨架上就可以了。
為了試驗這個模式是不是可行,也因為商店並不是很大,他一次性隻放進來了五個人。
等大家熟悉了這種購物方式後,倒是可以多放幾個人進來。
在超市裡很重要的防損員,張燦並沒有配置,他覺得就這麼一個小商店,安排那麼多人進來,實在是有點太誇張了。
但張燦也並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他在商店的牆上貼出了一些標語。
“偷一罰十!”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注意形象,否則報官!”
張燦並不知道這些標語是不是有用,但也算是有備無患,聊勝於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