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孟長安回到家中,將東西都放佛倉庫,然後立刻就打開了贏天給他的卷宗。
卷宗沒有名字,但是打開第一頁之後,上麵卻寫著“關於科舉改革的一些意見”的字樣。
孟長安目光一凝,繼續認真看了下去。
首先就是糊名製,所有參加科舉的人,從府試開始,將考生的所有相關信息全部用紙糊住,讓主考官以及評閱官在閱卷時無法得知該張考卷是哪位考生所做,儘可能將作弊的風險降到最低。
同時對卷麵的整潔和字體做出了嚴格的規範。
卷麵必須保證整潔,其上若是有任何留下的暗記,甚至哪怕是一滴不小心滴落在上麵的墨水,都會被直接取消資格,防止因為暗記而左臂。
同時,字體也有相應的規範,以楷書為唯一考試專用字體。
最後,就是對所有答卷進行謄抄,以此切實保證所有考生的答卷都由官方人員謄抄,然後再送到閱卷官和主考官的手上,徹底杜絕憑借熟悉的字體而導致的可能存在的舞弊行為。
孟長安看到這裡,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同時心中充滿驚歎。
秦王這是要將科舉規範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啊!
這麼一來,無論是主考官還是閱卷官,看到的都是陌生的字體,上麵也沒有任何記號可言,名字也都是糊住的,想通過主考官和閱卷官作弊,獲得高分,基本就不可能了。
不過這種方法,也隻能在會試的時候使用,府試和鄉試最多做到糊名以及字體要求,其他的需要的人力物力不小,未必能夠推行。
若是無法統一的話,那自然就無法推行。
總不能一個地方又是糊名,又是謄抄,又是規範字體,其他地方就隻是糊了個名,考出來的成績怕是沒有可信度。
不過這一點可以慢慢過渡,最後達成徹底統一。
孟長安對這個建議非常滿意,立刻就在心中決定,這個方法必須用。
隻是現在時間已經是四月中旬了,縣試已經開始,這個方法怕是用不上了。
不過府試還有一個月,隻要動作夠快,應該還是可以施行的。
同時,京城這邊也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隨後,他又接著往下看,秦王贏天又在卷宗中建議,科舉科目除了進士科,明經科外等傳統固有的科目外,建議增加明算科,格物科等等,以加強官員在實務方麵的能力。
否則,一堆官員,下到地方,種田不會,算賬不會,五穀雜糧都分不清,啥都不會,這樣的官員怎麼能勝任父母官一職,如何能夠造福百姓?
對於這一點,孟長安也是深以為然,隻是從千年前開始,風向便是重文輕武,重清談而虛實務,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不過現在陛下重掌大權,正在摩拳擦掌,對這個建議應該是會喜歡,甚至采納的。
這份卷宗幾乎將贏天對當今科舉製度的所有弊端都闡述分析了一遍,並給了補全意見。
最後,卷宗末尾,則是贏天對這份卷宗的表達了嚴重關切的意思,希望能夠儘數采納,即便不全部采納,其中糊名製度,增加科目等,則必須通過。
孟長安知道,這最後的這段話就是秦王的態度和底線。
若是達不到,那之前答應的銀子,怕是就無法入手了。
孟長安拿著卷宗,又是仔細品讀分析了半天,實實在在的弄清楚了其中表達的所有內容後,連晚飯都沒吃,直接就遞了牌子進宮,求見夏皇。
喜歡大夏第一皇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夏第一皇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