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京城來了八百裡加急奏報。”梁九功疾步走進來,打斷了皇帳內康熙與一眾阿哥們的談話。
看著梁九功一臉的悲戚之色,康熙心裡有種不祥的預感。這次出行不到半個月的時候,京城那邊就傳來消息,說裕親王的病越發嚴重了,他當時就讓隨行的直郡王與十四阿哥回京代他看視,難道這次是……
他強忍著悲痛,佯裝鎮定道,“讓人進來回話。”
太子與幾位阿哥心裡也都有同樣的想法,看這情形,怕是二伯裕親王福全要不好了,他們醞釀著情緒,等一會要表現得悲傷一些,汗阿瑪與二伯兄弟情深,要是看到他們不難過,絕對要大發雷霆。
果然,京城報信的來使一身白布孝服走了進來。
“汗阿瑪,小心。”
康熙一看到這刺眼的孝服,心情墜落到了穀底,腳下一個踉蹌,眼看就要摔倒,站得近一點的太子眼疾手快,迅速上前扶住了他。
來使撲騰一聲跪下,聲音哽咽,“皇上,恭親王於六月初七得了急症病逝。”
康熙一愣,他沒有聽錯吧,是恭親王不是裕親王誒,他擺手讓太子退開,感覺頭有些暈乎乎的,不太清醒,“你剛剛說什麼?再說一遍,是哪個親王病逝?”
太子與幾位阿哥悲痛的表情做了一半,就凝固住了,都不知道該如何表現,這跟他們想的不一樣啊,不會是聽錯了吧,或者是報信的人剛剛口誤說錯了也不一定。
怎麼會是恭親王病逝呢?恭親王常寧今年四十多歲,身體看樣子還很健康,怎麼纏綿病榻半年的裕親王還活著,他反而先去了呢?
“回皇上話,是恭親王病逝。”來使不明所以,但還是重複了一遍。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康熙閉上眼,平複了一下心情,雖然還好不是他二哥,但是聽說五弟常寧就這樣突然沒了,連遺言都沒留下兩句,他還是十分哀傷的。
看著麵前的六個兒子,他這次出發原本是帶了八個,剛到的時候又派了老大和十四回去探病,太子和胤祾要幫著一起接待蒙古王公,就剩下老四,十三,十五,和十六。
康熙當即下令,“老四,你帶著十三即刻回京,與你在京城的兄弟一起料理你五叔的喪儀,你做事穩妥,這件事可千萬不能出漏子。”太子與胤祾走不開,十五和十六又太小,思來想去隻有老四是最合適的回京人選,他辦事紮實認真,這件事可以交給他來辦,再帶上十三從旁協助。
四貝勒與十三阿哥立即領命,並保證完成任務,之後就回去收拾東西準備回京了。
送走老四和十三後,康熙把所有人都趕了出去,獨自一人呆著,午膳也沒用。
太子與胤祾聽梁九功說了,兩人哪裡還坐得住,便前來勸說。
“汗阿瑪要保重龍體啊,兒臣與二哥會儘快協助您處理好蒙古的事務,咱們儘量早些時候回去,也能趕上五叔下葬。”胤祾也不知道該安慰什麼,五叔到底是他汗阿瑪的兄弟,與他感情一般,所以他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觸動。
“是啊,汗阿瑪如今在外更要保重龍體,皇瑪嬤臨行前還囑咐兒臣要照顧好您,您也不想皇瑪嬤一把年紀了還為您擔心吧?”太子看著康熙這麼哀傷,他心裡也不好受,隻好搬出皇太後做借口。
看著兩個兒子這樣緊張自己,康熙也欣慰他們的孝順,被勸著也吃了幾口東西。
眼看著康熙的情緒已經恢複過來了,沒想到京城又是八百裡加急送來消息,說裕親王福全病危,也就幾天時間了。
康熙頓時驚慌失措,接連失去兩位兄弟,他再也顧不得蒙古的事情還沒有處理完了,當即下令返程回京。
沒想到才走了兩日,康熙就在路上收到了報喪的消息,裕親王福全於六月二十六日病逝,他最終沒有等到見康熙最後一麵。
“二哥!”康熙有些失魂落魄地喊著,眼眶也濕潤了。
太子與胤祾也低頭默哀,他們知道這個時候康熙再也聽不進勸了,畢竟康熙與裕親王的兄弟感情之深,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聖駕進城的時候,陰雨綿綿,就像康熙現在的心情一樣。
“不回宮,直接去裕親王府。”康熙在進城的時候這樣吩咐。
聖駕停在裕親王府門前,康熙抬頭一見牌匾,眼淚就掉了下來。
“滾開。”康熙一把推開想要為他撐傘的奴才,抬腳就快速往府裡麵走。
這個時候的康熙,不再是那個英明神武、高高在上的君主,隻是一個普通的因為失去兄長而悲痛欲絕的弟弟。
“汗阿瑪,兒臣為您撐傘吧。”太子到底是孝順,不忍心看他汗阿瑪淋雨,奪了一旁奴才為他撐的傘就追了上去。
康熙對於愛子倒沒有惡語相向,但他還是打掉了太子為他撐的傘,雙眼通紅瞪了太子一眼,沒有停留,繼續往前走著。
太子從來沒有直麵過康熙這樣惡劣的態度,一時之間愣在了原地,任由雨水打在身上,看起來十分狼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跟在兩人身後自己撐著傘的胤祾,看著太子也變成了康熙同款的失魂落魄,他想了一下,放棄了給太子撐傘的計劃,直接把傘往旁邊一扔,淋著雨走到太子身邊。
“二哥彆愣著了,汗阿瑪都走遠了。”胤祾伸手拍了太子一下。
“好,走吧。”
太子回過神來,看著陪自己一起淋雨的胤祾,收起了被康熙拒絕的酸澀,汗阿瑪有二伯這樣的好兄弟,他相信他跟胤祾的兄弟感情也不會比他們淺。
旁邊的奴才不敢接近,隻能任由身份尊貴的皇家父子三人一路淋著雨走到裕親王的靈堂。
康熙祭奠之後,仍是痛哭不止,“朕幼年喪父,隻有二哥一位兄長,現在二哥走了,朕沒有了一個手足。”
康熙如此失態,但是也沒有一個人敢去勸解,太子與胤祾也沉默著祭奠了裕親王,之後就站到一旁不再有動作。
沒想到的是皇太後居然也出宮到了裕親王府,她在靈堂上哭訴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哀痛。
康熙也隻好收起自己的哀傷,寬慰起皇太後來,畢竟她這麼大歲數了,身子哪經得起這麼大的悲痛。
把皇太後勸回宮後,康熙沒有回自己的寢宮乾清宮,而是住進了景仁宮獨自哀傷,也不理政事,任憑大臣們如何勸說,他也沒有改變主意。
在裕親王出殯時,康熙又去痛哭了一場,直到葬禮完全結束後,他才記起蒙古的事情還等待處理,又馬不停蹄點了人再次啟程。
喜歡清穿後,努力扶持太子繼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清穿後,努力扶持太子繼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