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黎也讓王大龍抓緊時間招點人過來,因為還要攻克高端顯微鏡上麵的事情。
反正許黎的想法就是,既然都是光學鏡頭,那還不如將顯微鏡乃至望遠鏡這些全部搞定。
到時候直接一鳴驚人,也不用發布一個又弄一個,這樣效率比較慢。
手機電腦攝像頭模組以及望遠鏡這些的製作倒是還好一點,加工過程不是那麼複雜。
隻是顯微鏡就不太一樣了,因為裡麵除了鏡片外,還有構架、係統、控製這些也需要搭好,並且最好做到簡化,操作簡單,這樣到時候才有人來采購該產品。
許黎也趁此時間買入相關書籍,查閱大量資料,以便接下來的計劃開展。
憑借現在他的腦力提升,記憶力顯著增強,基本可以做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但是在汲取大量知識後大腦也會感到疲勞,中途也需要休息一會,讓大腦放鬆。
這樣才能繼續汲取知識,要不然一個人的腦力也是有極限的,超出這個極限後就會給大腦帶來一定的負擔。
目前來講,高端顯微鏡方麵已經完成了核心部件也就是鏡片方麵的突破,但是想要應用到顯微鏡上依舊要下不少功夫。
於是,這一個星期,許黎便在顯微鏡的控製軟件、係統等方麵開始攻關,同時還讓人工智能小黑幫忙搜集資料,在綜合了一番之後,終於構建出了一個以小黑的智能程序分身的顯微鏡專業領域可用的控製係統。
這是要弄到高端顯微鏡上的,尤其在球差校正係統、分辨率提高,以及樣品分析的智能化自動化控製將發揮重大的作用。
尤其是接下來的冷凍電鏡的製造。
由於冷凍電鏡不是我們實驗室常見的那種桌麵上的顯微鏡,它是飽含了一個機械櫃裡的,裡麵有複雜的操作係統,想要製造出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許黎倒是可以利用現如今的顯微控製操作智能係統,將其應用到其他不怎麼複雜的顯微鏡上。
比如體視顯微鏡,這是一種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使雙眼引起立體感覺的雙目顯微鏡,被廣泛地應用於生物學、醫學、農林、工業及海洋生物各領域。凡具有雙折射的物質,在偏光顯微鏡下就能分辨的清楚。
還有一種是偏光顯微鏡,用於研究所謂透明與不透明各向異性材料,仟千仦哾
它被廣泛地應用於被廣泛地應用在礦物、高分子、纖維、玻璃、半導體、化學等領域,比如鑒彆纖維、染色體與組織中是否含有晶體等。
另外,在植物病理上,病菌的入侵,常引起組織內化學性質的改變,也可以偏光顯微術進行鑒彆。
這些可能平常很難或者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因為這些顯微鏡一般存在於各大實驗室、醫院、研究所這樣的場所,在平常的材料、病毒等檢驗檢測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而這些顯微鏡國內雖然也有製造出來的,目前國產的光學巨頭也隻能製造出中端層次的相關顯微鏡,比起國際的光學巨頭還是有些差距的。
而許黎弄出來的蜂巢複眼鏡片倒是可以提升國產顯微鏡的整體性能,並且通過智能化係統進行操作,將其操作進行簡化,使得觀察結果更快地顯現在電腦上的專門的分析和計算軟件係統,極大方便研究人員的工作。
研製這些小型的顯微鏡進度倒是不會那麼慢隻要人手、資金、材料足夠,那不到兩個月應該就可以弄出來的。
至於這些所謂的差距,可以舉一些例子。
首先,可以用一個網格板置於顯微鏡鏡下觀察透鏡,可以發現國產與進口的差彆,就是國產的會產生五顏六色的光暈,進口的則少。
另外就是平場性,國產顯微鏡的邊緣往往比進口的變形大。
這些都是細節上的差距,而這些差距很容易構成在觀察實驗或檢測上造成比較大的誤差,影響檢測和實驗結果的精確性。
在了解了這些資料後,許黎心中也有思路。
便召集了徐華等人,將自己想法告訴了他們。
而徐華則是提議道“校長,除了冷凍電鏡外,其他醫學或生物領域上的高端顯微鏡結構倒是比較容易,隻是材料和工藝上需要進一步優化,否則很難追得上國外的水平。”
“這個我當然知道,你看看,這是我設計的幾款顯微鏡的圖紙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