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一看這周承誌極力推薦的族學到底哪裡好,要讓他來看一看再決定。
但是來了看到這是唐家的人後,便心裡就有了三分意,不說彆的,就唐文斌就值得他收為學生。
再一看這唐家村現在的樣子。
他的內心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他這一路顛沛流離,一年多的時間,才從京城又逃到了蜀地。
一開始,他的那個學生就說要來這裡的。
他們來這裡,剛好一年吧?
這些房舍,這些田地,這家家戶戶村裡人的笑臉,周承禮覺得自己心裡某一處正在燃燒,這唐家村的人來這裡不過一年。
還建了自己的族學。
他想去看看,是什麼樣的族學,會讓蜀王推薦與勸導自己來這裡。
唐寧帶著大家到族學時,孩子們正好下學,男女各一邊去飯堂準備打飯吃。
“不論誰家的孩子都在這裡吃飯?”曾經當過山長,知道吃飯這個事情眾口難調,最是讓人難做。
所以他那時候當山長是沒有強行要求學子們都必須在學堂裡吃飯的,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出去吃。
“山長,我們這裡吃飯,一月一百文,必須在這裡吃,而且想在外麵吃,這裡也是不允許的。”解說員唐寧上線。
這些事情還是她比較了解:“山長,不如我們先吃一吃,吃完後慢慢說。”
唐寧看著廚房裡的人還在炒菜,便知道是怕他們來了及時準備的,看著唐嬸朝著她點了點頭,便知道準備是充分了:“王爺,王妃,山長,各位這邊來,這裡有個我們剛用竹子製作出來的餐具,
分為三個格子,每個人可以打三種菜,再拿兩個碗,打一份湯,一碗飯就可以找位置坐下來吃了。”
飯堂裡的學子們看著唐寧帶著些穿著錦衣華服的人來,就知道這些人身份不一般。
唐要讓唐英和先生們打好招呼,顧自己吃飯即可,不用管他們。
所以唐寧在周承誌身邊小聲道:“王爺,我讓人通知學子們自己吃飯,不用上前行禮,免得擾了大家的興致,也方便大家看看都吃的什麼,所以學子們晚些再給您行禮。”
“不用,寧丫頭,這事兒你做得對,本王思慮不周了,應該穿便服來的,就按你的安排來,後麵也不用行李,我正好也想看看他們上課時是怎樣的。”周承誌也覺得唐寧說得對。
這樣看看孩子們都喜歡吃什麼菜。
第一次在大堂裡與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不同身份的人吃飯,於周承誌來講,是稀奇的。
他雖然小時候不受寵,可是作為一個皇子,是沒有下人會與他一起吃飯的。
於是他拿著個特製的飯盒,到了打菜的窗前往裡一看:“這裡所有的菜我都可以隨便挑?”
唐嬸怕打飯的人害怕,早就換到了打菜這裡:“是呢,不過一個人隻能挑三樣,且吃多少就打多少,不夠可以來繼續添,卻是不要剩下的,這也是為了避免浪費糧食,大家種地也不容易。”
周承誌點點頭,這話說得沒錯,於是自己挑了兩個葷菜,一個素菜,又了個湯,一碗米飯,到了小廝門清出來的一個處沒有人的地方坐下。
坐下了還不忘記說道:“你們都到這裡來坐著吃,咱們今天不倨禮。”
眾人沒辦法,雖然心裡不大情願,可是禮貌上還是上前與蜀王一道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