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終於看到了希望,一個個在田地間揮汗如雨地勞作,隻希望有個好的豐收。
今年十三個州統一的種植方式先後都種上了水稻,而適合種棉花的地方也按要求沃肥,種上了棉花。
工部製作的家具全是自己貼銀子做的,以前嶺南六州都由著蜀王補貼做出來的,餘下的今年可不就得自己再補貼著給發下去。
不過皇帝發話,以後哪個州要做先進的家具得自己出銀子,不能再讓皇帝貼錢,不然都摘了官帽子去,這樣沒用的官,皇帝不養。
工部也幸好是做出了玻璃賺了不少的銀子,不然真沒力氣貼補這麼多的農具。
戶部天天到工部核算,但凡有一個銅仔兒的盈利都得先拿到戶部收起來,可不興哪裡賺錢哪裡花的道理。
管錢就該是戶部。
而新科的進士們也都分派了自己的崗位。
唐文斌,殿試狀元,當之無愧的狀元之才,被分到了翰林院正六口侍讀。
唐文遠,殿試第三名探花,在多詢問下,被分到了工部,從六品都水清吏司郎中,因為參加過水車,龍拱車的圖紙分析,便進了工部管清吏司,任郎中一職,宗南國,這個職位就是專門給搞設計工具,水渠,鋪橋供職的職位。
唐史,殿試榜眼,翰林院從六品修書。
周子浩,殿試第四名,進了刑部,因為本就是皇族,任了,從五品的刑部侍郞。
從被分派了職位,唐家人就開始忙得腳不著地兒。
宗南國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影象,家裡無閒人,孩子也跟著忙了起來,閒漢閒多了都會被人說道。
四月底,春收小麥。
今年洛陽附近的小麥全是去年按著蜀南提供的方式種植,朝廷規定不按朝廷的方式種植的,稅加一成。
按照掰的政令種植的,減半成稅,且必須要縣丞親自確認後方可增減稅務。
開荒,不論在哪個州都免稅三年。
是也,百姓一忙起來,縣城的衙門就得忙。
可不得忙嗎?
要去丈量田地,要登記造冊,要預算產量,要上報田地與戶籍所在人數與新增的田地數量。
下麵的數據來了,上麵的人可不得就要開始忙碌。
種子分配好了嗎?田地有那麼多還是免費的嗎?
不免要收多少銀子?
好在,百姓都是些樸實牢靠的,那麼平價的糧種自然也是願意付銀子的。
現在的耕種方式可與以前不同,以前的田地怎麼著也得養活個十年八年才有好的產量,可是自從得了朝廷給的耕種方式,頂多兩三季糧食一出來就能看出來效果。
還免三年的稅,這不白得的嗎?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百姓們的腦子就是這麼直接,有平價糧種,那荒地肯定也是要開的。
喜歡穿越古代升級日常級日常(www.101novel.com)